丑石阅读理解答案(2)

时间:2021-08-31

阅读问题

  小题1:本文“丑石”的“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小题2:我们对丑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或者概括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小题3:请阐释文中天文学家说这块石头“以丑为美”的意思。(2分)

  小题4:本文在写法上主要有两个特点,请你指出其中一个,并分析说明其好处。(4分)

  小题5: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家乡门前的一块丑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 相貌丑陋;没有多大用处,甚至妨碍生活。

  小题1:(2分) 遗憾、讨厌、惊奇、赞美

  小题1:(2分) 丑到极处边是美到极处;“丑”的事物用它不合世俗眼光的“不一般”来显示自己的美。

  小题1:(4分)写法: 欲扬先抑(衬托)或者象征(托物言志)。前者的好处是用大量的文字,极尽“丑石”的“不能再丑的丑 ”,以及人们对它的极大嫌怨,在天文学家到来之后,验明了丑石的身份,又转而写“丑石”的美,以及人们对它的重视和敬佩;前后对比鲜明,反衬强烈,使丑石的美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后者的作用是用丑石象征有过巨大贡献却默默承受委屈、误解和孤独的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有艺术魅力。(意对即可)

  小题1:(3分) 通过写自家门前的一块丑石,表达了不居功自傲,躁进求宠,而默默承受屈辱、误解和孤独的人的敬佩;并且告诫世人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审视评价有鲜明“个性”的人,不能片面看待一个人。

  小题1:学生感知文本,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概括“丑石”的“丑”表现在外形、作用、不利于生活三方面即可。

  小题1: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我们”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学生填写时,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小题1: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这里表明“丑”的事物用它不合世俗眼光的“不一般”来显示自己的美。

  小题1:了解欲扬先抑和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能够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学会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进行分析,意思表述正确合理即可。

  小题1: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