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美的人文底蕴学阅读答案(4)

时间:2021-08-31

  B.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C.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D.渗透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具备丰厚的审美意蕴。  参考答案

  6.D [解析] 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③段结尾处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A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②段1~3行,B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①段,C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④段1~3行。

  7.B [解析] 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A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⑤段7~8行,C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⑥段1~3行,D项相对应的文句在第④段8~10行。

  8.C [解析] 以偏概全。在第⑥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所有永恒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