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光德在中书阅读答案(3)

时间:2021-08-31

  D.裴让之在齐立国时参与制定礼仪制度,皇帝想封他黄门郎,因有人说他身体肥胖而没被任用,就作了清河太守,短短一个月,就使清河管界安定,政治清明。

  11.“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句中“弟”是指自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后值倾覆, , ”的诸葛亮。(3分)

  12.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审时做了辩解,《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有两处不同:一是《北齐书》说“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北史》中为“诸葛兄弟各得尽心”;一是《北齐书》说“况让之老母在”,《北史》“在”后有“此”。你认为《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哪个更好,请任选一处,简要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7.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5分。断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必断,“//”可断可不断。)

  8.D(竟,最终。)

  (3分)

  9.C(却,退。“犹却行而求道耳”意为好像倒退着去寻找道路。)

  (3分)

  10.B(“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错误。)

  (3分)

  11.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3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12.答案示例:

  ①《北齐书》的表达更好。遂,顺,完成;遂心,即顺从自己的心意。“遂心”,是说诸葛两兄弟顺应自己的心意选择各自效忠的君主,彼此间并无勾连。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既然是顺应自己的本心作出的选择,就不会因血缘关系而改变各自的选择和立场。“遂心”较之“尽心”更强调常人常情。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尽,竭尽;尽心,即竭尽自己的忠心。言外之意是,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对各自所选择的君主竭尽忠心,不会暗中勾结和背弃原主。“尽心”较之“遂心”表达忠诚之心更为深入。

  ②《北齐书》的表达更好。“老母在”,这里“在”应为健在,即还活着。老母健在,我要尽孝心,就不会不顾老母的安危恣意行事,强调老母在不远游的孝情。“老母在”语言更为简洁,既有“活着”,还有“在这里”的意思。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北史》中的“老母在此”,强调老母尚在他身边,尚在此地,自己绝不会离老母而去,置她于险境。“在此”的情感表达中更有一种急切和诚恳。

  (5分。观点,1分,理解,1分,联系文本说明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