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崔斌传阅读答案(2)

时间:2021-08-31

  《元史崔斌传》阅读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

  B.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人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

  C.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

  D.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人见/敷陈时政得失/曲中宸虑/时世祖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直指面斥是非/立判无有所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国用使,宋时官名,以宰相兼充,总管财政。元朝至元三年正月,设立制国用使司,阿合马以平章政事的身份兼任制国用使司的事务。

  B.至元,是中国元朝第一代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取《易经》“至哉坤元”之意。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

  C.“立生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即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一般是官员。西汉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为其立社,号栾公社,此为立生祠之始。

  D.入觐,指诸侯于春季入朝进见天子。如《诗·大雅》:“韩侯入觐。”后亦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斌为人机敏多智,文武双全。元世祖还没有登基时,崔斌就被召见过,应答称意。受到卜怜吉带的敬重和安童的举荐。

  B.崔斌果敢决断,口风甚严。常决断群臣为难之事;每次进见皇帝,虽然与近臣一道,但他对皇帝劝善改过的意见,即使最亲近的侍臣也不得而知,因此常遭忌恨。

  C.崔斌正直敢言,不畏权势。他多次在元世祖面前痛斥阿合马借设立制国用使的职位搜刮民财,盗窃国库的罪行,揭发阿合马的奸诈,最终为阿合马所害。

  D.崔斌严明军纪,爱护百姓。其任东平府太守时,接到百姓投诉,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并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五年,大兵南征,道寿张。卒有撤民席者,投其赤子于地以死,诉于斌。

  译:

  (2)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且杀降不祥。

  译:  《元史崔斌传》阅读答案

  10.C(“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中“安童”是“命”的宾语、“举”的主语,亦即兼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D两项。“入见”意是“崔斌进入朝廷拜见世祖”、“敷陈时政得失”意是“陈述他对当时政治得失的意见”,前后两句为“承接关系”,须断开,排除B项。)

  11.D(应为秋季入朝见天子,根据原文“十五年秋”可推知。)

  12.D(D项“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不是崔斌“任东平府太守”期间,应是“崔斌任中奉大夫”时。)

  13.(1)至元五年,大军南征,路过寿张。有一个撤毁百姓卧席的士兵,将初生婴儿丢在地上致死,百姓向崔斌投诉。(5分,得分点:道、“卒有撤民席者”定语后置的句式、“诉于斌”状语后置倒装句式,各1分。句意通顺2分。)

  (2)他们也是为自己的主人罢了,(现在投降了),应表彰他们,以便劝降那些尚未归附的人,况且杀死投降的人也是不吉利的事。(5分,得分点:旌、以、降,各1分。句意通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