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安史之乱阅读附答案(3)

时间:2021-08-31

  D.到了作者所处的时代,中国文学出现了不分雅俗,只谈共赏的局面,在作者看来这是由于知识阶层融入了更多的来自民间的分子。

  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录体这种文体来自于中唐时期的禅宗,和尚在传道的过程中把大师的话用口语记录下来,其目的是为了让普通人看懂,便于传道。

  B.宋代的词被称为“诗余”,后来的曲又被称为“词余”,大抵是因为二者做到了“俗不伤雅”,仍是“雅俗共赏”的文学形式。

  C.“雅俗共赏”其实是“士”与“民”的文化的磨合,是“雅”对俗的迁就,也是“俗”对雅的学习和效仿。

  D.作者引用孟子的话,是想证明,有一些美是被人们共同承认并欣赏的,而这些美主要集中在共通的人之常情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阶层的融合,剧烈的社会动荡,如战乱就成为新文学产生的必要条件。

  B.孟子认为口耳目感受的美是人类共同的感受,文学作品雅俗共赏的基础也是共同的人情,因此描写感官的体验,就能做到雅俗共赏。

  C.作者认为新旧调整,传统就会变质,这变质的传统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学传统丧失的无奈。

  D.苏轼的词流传千古,不仅仅有其语言接近白话,明白通畅的原因,还有其抒发的情感往往是人们心中郁结却不能言的感受。

  1.选C (特别提示:本题每个选项都看似与原文相同,所以可先“切片”,再“四比四看”。)A选项在第一自然段,逗号之前的语句对比难点在“起点”,原文“在这之后”就是这个意思;逗号之后对应第一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B选项内容对应第二、三自然段;C选项,原文第四段提到的是“俗人”和“一部分的雅人”,选项扩大范围了。D选项对应最后一段。  2.选B (特别提示:比对分句位置——看分句前后构成的关系。)B项,原文第二段在谈为什么称“诗余”“词余”时,“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前后分句是转折关系,而选项变成了因果关系。

  3.选D (特别提示:本题可运用“四比四看法”。)A项,第一段只表明战乱是分界线,但并没有说是必要条件;B项,描写体验就能共赏过于绝对;C项,对作者的情感倾向理解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