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与赵攻韩 韩告急于齐”阅读答案及其原文翻译(2)

时间:2021-08-31

二: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齐使田忌将而往(带兵)

  B.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看不起)

  C.士卒亡者过半矣(死亡)

  D.乃钻火烛之(照明)

  3.将“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译为现代汉语。

  4. ①庞涓由于骄傲,对齐军作出错误分析的一句是什么?

  ②“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这句话后来概括简缩成了一个成语是什么?

  5.孙膑巧施减灶计,是基于他对魏军什么样的认识?(用原语句回答)

  6.庞涓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2.C

  3.那些魏国的士兵,平日强悍勇猛,轻视齐国军队,齐兵被称为胆怯的军队。

  4.①我固知齐军怯,人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②因势利导

  5.素悍勇而轻齐。

  6.庞涓骄傲自大,对齐军作出了错误的估计,落入了孙膑预设的圈套,受到伏击,全军覆没。(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

  齐国派田忌带兵去援救韩国,直奔大梁。魏国大将庞涓听到这一消息,立即撤兵离开韩国回魏国。这时齐军已经越过了魏国国境而向西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国的军队向来强悍勇猛,轻视齐国,齐军被称为是胆小的军队善于用兵的人就可根据这一情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孙子兵法》说:每天行军百里去争利,一定会使大将受挫折;每天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军队只有一半能到达。现在命令齐军在进入魏地的第一天 造十万灶,第二天减为五万灶,第三天减为三万灶。”庞涓在齐军后面追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境内才三天,士兵逃亡的就超过半数了。”就丢下他的步兵,率领轻兵锐卒,日夜兼程追赶齐军。

  孙膑估计魏军的行程,晚上应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而且两边的地形险要,可以埋伏军队。就砍下大树的外皮露出白木质并且在上面写着:“庞涓死在这裸树下!”接着命令齐军一万名擅长射箭的弓箭手,在马陵道两边埋伏,事先和那些弩手约好说:“晚上见到燃起火把就一齐射箭。”庞涓果然夜晚到了被砍的大树下,见到树干白木上有宇,就取火把来照看。他还没有把上面的字读完,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非常混乱,彼此失去了联系,庞涓自知智谋穷尽,军队已败,便用剑自刎。临死前说:“这样—来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彻底打败了魏国的军队,俘虏魏太子申带回了齐国。

  孙膑因为这一仗在天下出了名,世代相传他的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