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慎独”》阅读附答案

时间:2021-08-31

  ①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②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④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⑤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⑥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

  ⑦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⑧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十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