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阅读及答案(2)

时间:2021-08-31

参考答案:

  (1)CD(答C得3分,答D得2分,答B得1分,AE不得分。B“一般的故事重动作描写,而好的故事重心理描写”是对“一般的故事只有脚步声,小说里的故事要有心跳声”的误读;A“的确是一种偶然,媒体炒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错误,作者说“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西方媒体做足了宣传报道,不是“炒作”能走红,根本因素还是作品本身;E“电子阅读的时代”值得商榷,似为“电子时代的阅读”更恰当,“年轻人普遍喜欢……中老年人则喜欢……”以偏概全。)

  (2)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从作者签字售书的角度报道了“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来临之际图书市场的热闹境况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零距离接触。(2分)不同的是:材料一侧重报道了中国作家麦家及其作品《解密》走向国际市场的现状及原因;(2分)而材料三侧重报道国内本土作家在活动日的具体行动和心理感受。(2分)

  (3)四则材料围绕着“第21个世界读书日”活动,从三个角度进行报道。①作者角度:材料三和材料一分别从国内外市场报道中国作家创作,签名售书的情况,前景较为乐观。②销售者角度:材料二为主,一、三次之,报道了目前图书销售的现状,虽经营惨淡,但用心良苦,营销者不仅追求赢利,更追求文化品味和民族精神。③读者角度:材料四为主,其它次之,报道了读者的阅读现状,包括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阅读体验等。(每点2分)

  (4)观点一:图书品质是盘活阅读市场的根本,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不嫌门面小”。(2分)①作家麦家的作品《解密》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之后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麦家能够一举打入国际市场,根本原因还是他的作品好,作者追求的是“有心跳声”的故事和“迎合自己”的心声的创作;②小书店店主都知道淘选精品,天泽书店把“好书”奉为圭臬,守望书店守望着“个性、灵感和文化范儿”,荒岛书店做足了“人是感情动物”的生意;③爱好阅读的人,把读书看作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他们在小店里“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他们读心爱的书 “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每点2分)

  观点二:在信息社会,媒体宣传,广告效应不容忽视,是谓“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2分)①欧美媒体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使得麦家的《解密》迅速被译为33种语言在海外火了起来;②“世界读书日”( 4月23日),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确定以来,世界各地都在践行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宗旨,比如2016年春季德国的“莱比锡读书节”、丹麦的“霍森斯作家节”和中国“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③商家(书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德国人安娜特专营一家中国图书的网络书店,每次活动她都现场售书;天泽书店请资中筠等学者举办演讲、讲座;荒岛书店的小猫咪以及他们开展的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每点2分)

  观点三:麦家认为,人性是一致的;木南觉得,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人类对话交流积极、向善的本性一致且不变。(2分)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读者不仅通过文字与作者对话还渴望通过作家签字售书等形式零距离对话,在欧洲,读者很失望:“书以后还可以买到,但是得不到麦家的签名了。”在德阳,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②阅读是商家与读者的对话,好的书商不仅自己读书,还想尽办法替读者淘到好书,而且善于和读者交流沟通,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的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守望书店的马利强“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他的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③阅读是读者和读者的对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误读也好,捧读也罢,阅读鉴赏是开放的,正如市民小刘说:“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