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杭州:一座城市和它的图书馆精神》阅读及答案(2)

时间:2021-08-31

  两年后,国内图书馆学理论界开始探讨公共图书馆究竟是否应该收费。支持收费者认为图书产业化是世界趋势,反对者则认为收费意味着门槛。

  2003年,杭州图书馆向所有人敞开了阅览室大门。

  2006年,杭图将搬迁新址,召集专家论证制度改革,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是否可以取消借书的押金制度。在很多专家看来,押金制度是图书馆无法破除的一道门槛假如没有押金制度,如何保证外借的书能够如期回还?当时,杭州市文化局局长在会上掷地有声地说:我非要把这道门槛破除不可!褚树青也表示,假如一个人连最少的信用和道德都不讲,一百块钱押金又能有什么用?

  果然,2007年,杭州市图书馆新馆全面免费开放,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门槛不但所有人都可以进入阅览,而且都可凭借市民卡免费借书。

  我们可以一起读书

  对市民来说,免费阅读需要接纳的过程。

  图书馆刚刚全面免费开放时,很多大爷大妈拎着烧饼油条豆浆来阅览室摆龙门阵,还有给孩子在图书馆就地解决大小便的妈妈们。但这些行为现在都消失了。

  范并思以为,在阅读现场的读者之间,会发生微妙的互相影响作用。一个读者的专心姿态会影响其他读者,形成连锁的心理暗示,把大家都带进这种状态。

  这也正符合褚树青的理念:图书馆的使用者是一个多元的群体,不如让社会各界制定规则,治理监视,志愿服务。

  范并思曾在《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评价道: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中最好的学习共存、推进社会包容的场所。

  更重要的是,在书籍眼前,更容易实现人人平等。

  正如杭州市图书馆儿童阅览区里出现的这个场景:

  一个穿着考究的母亲带着8岁的女儿在这里读书。她们就住在图书馆附近,房屋均价3万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