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1-08-31

  (一)教学总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改观”“遭殃”“异想天开”“生态平衡”“关键”词语的意思。

  2. 能在本单元前三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学法迁移,运用在前三篇文章中学到的方法,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 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4.了解《人类的老师》第二段的写作特点,并能举一反三,结合“综合实践”搜集到的“生物老师”资料模仿写。

  教学重点:能进行学法迁移,运用不同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的老师》第二段的写作特点,并能学写段落。

  (二)分层性目标

  上限:1. 能掌握概括不同文章的方法。

  2. 能仿写文章。

  下限:1. 认识8个生字,理解“生态平衡”“异想天开”“生态平衡”“关键” 词语的意思。

  2. 能概括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理念

  那么怎样把握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学?我的教学预设理论依据是浙江师范大学特级教师、特聘教授 郑逸农老师提出的“非指示性”教学理念——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能自主判断、自主成长的人。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让学生自主生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自主生成语文素养,自主走向精神成长。教学内容能做到由重“内容”过渡到重“形式”,即“用教材教”。

  概括地说,体现在两个方面:

  1、真正把学生看成“大写的人”。

  2、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