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说教学对象

特殊教育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说课稿

  我面临的教学对象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失去了视力,无法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只能用双手感知生活的世界。我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年龄层次相差大:学生年龄在9—14岁之间;

  2、学习水平层次相差大:在5名学生中,3名学生学习能力强,数学基础好,思维活跃,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上课,另外2名学生的数学基础较薄弱,动手能力欠缺,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们俩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

  我们班的学生阅读的书籍也和普通孩子有很大区别——盲文书,他们学习的内容与普通孩子没有很大的区别,但他们的学习的方法却有很大的不同——通过触摸盲文来学习,通过盲文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缺乏整体性,学生不能整体感知文字信息,只能一个一个地摸读感知文字信息,这对于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二、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会了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了1小时=60分,同时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已经对钟、表的计时以及时、分、秒的换算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正是在学生已经对时、分有了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章节的内容与以前学习的长度、重量单位有很大区别,时间单位是一个很抽象的单位,但是时间又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量,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在材料的选择上以及呈现方式上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将抽象的量经验化,依靠学生已有的有关时间的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本章节学习的秒是一个很小的时间单位,它的进制也不是十进制而是六十进制,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困难,那么在学习秒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认识秒。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层:学习能力较好的为A层,包括3名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为B层,包括2名学生。这也体现了特殊教育中分层教学的特点。

  A层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钟钟面,了解时钟的三根指针以及时钟钟面的刻度的特点,学会通过秒针读取时间“秒”,并能根据读出的秒找到秒针应该指向的刻度。

  2、学会分与秒之间的单位换算,并能熟练地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触摸时钟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时钟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通过猜想、推理、计算的过程使学生理解通过秒针读取时间“秒”的方法,通过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体会时间秒的长短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实际事例以及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B层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时钟钟面,简单地了解时钟的三根指针以及时钟钟面的刻度的特点。

  2、知道分与秒之间的换算即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触摸时钟模型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时钟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范围,通过感受秒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体会时间秒的长短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实际事例以及有关惜时的名人名言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中提出“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即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内基本掌握时、分、秒。在第一学段内一年级上学期和一年级下学期分别掌握了时和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分、秒之间的换算以及认识时钟。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分析,本班学生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地障碍,因而在认识时钟过程中会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只能通过触摸来感受钟面刻度的特点。同时,在认识秒针的过程中还会渗透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例如:如果秒针读出来的时间是16秒,学生需要根据钟面刻度的特点通过计算确定秒针指向的刻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经历有余数除法的心算过程还必须通过推理和空间定位来确定秒针的指向的刻度,这是一个连续的心理过程。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触觉来认识钟面刻度以及在确定秒针的位置。

  五、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本章节主题内容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为切入点,因而在本节课的开始就播放截取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倒计时视频,引导学生一起倒计时,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积极引申,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学生认识秒针的过程中巧设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逐渐深入,帮助学生学会通过钟面上的刻度来读秒,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读取的秒来确定秒针所指的刻度。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思维的程度由浅入深,思维的过程由正到反。

  (三)、直观教学,发挥学生触觉的补偿作用。因为学生的生理缺陷,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大量的教学具,让学生通过触觉来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学习。这也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地操作获得的学习经验是最真实、最有用的,直观的经验经过加工后就可以转化成抽象的知识储存在学生头脑中。

  (四)、分层教学,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个体之间都会有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可以一碗水端平。不同的学生最近发展区不同,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方法选取上都会有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