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铜像》优秀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新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都为一系列的欧洲的风情,它向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人文历史的窗户。通过学习,让学生在书页间自由快乐地穿梭旅行,感受“身未动,心已远”的境界。

  《29、一座铜像》是其中的一课,抓住一座城市的标志性铜像这个点,叙述了五百多年前,比利时小英雄于连发现敌人妄想通过点燃地下火药库,而炸毁布鲁塞尔市时,他机智地用自己的小便扑灭了导火线,保住了城市,保护了全城的百姓,受到了人们的称颂,并为他建立了一座铜像的故事。引导学生阅读本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小于连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站在整个单元整合学习的高度,掌握一定的阅读与写作的方法,通过阅读去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

  本单元重点训练的目标是,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教学中,我将重点训练目标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找近义词等。

二、学情简介

  “反复朗读,自我感悟。”是我班语文学习常用的方法。我班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大家常常会以“圈圈、划划、批注、质疑”等方法自主地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还能自主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学习,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能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然而自主感悟的能力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心中有想法,但不知如何表达,也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一步步去感悟课文内容的方法。然而,就本课学习来看,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缺乏对“英雄”这个概念的具体理解,因此在全文学习中,贯穿理解“急中生智”的含义;以及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感悟,了解比利时人民为何塑造一座撒尿小男孩的铜像的原因自然成为本文学习的重点。另外,从三年级开始,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也是训练的重点目标,这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为他们架设平台,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逐步形成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