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长征的婴儿》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

  《“走”完长征的婴儿》是一篇采访稿,采访的对象是贺龙元帅的女儿女将军贺捷生。文中贺捷生回忆了长征过程中,自己从出生到“走”完长征路的四件事,反映了长征途中艰难困苦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革命信念。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进入自主识字阶段。对于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学生大多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在阅读方面,他们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概括归纳能力较欠缺。概括时不能抓住重点,说话时往往语句不连贯,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着重是教给学生归纳的方法,训练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围剿”、“奄奄一息”、“衣衫褴褛”等词语的意思。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每个学生可以自己找生字、学新词。但

  是对于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生字新词,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例如本课中的“剿”,

  既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还要帮助学生分清字形,理解字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是最基本、

  最主要、最经常的训练,它需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因此在理解“围剿”、“奄奄

  一息”等词语的意思时,要结合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这样既有利于正确

  理解词语的意思,也能帮助学生体会长征途中红军所面临的难以想象的困难。

  目标二:默读课文,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四个事例。

  学习归纳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归纳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的四个事例。在概括时,先指导学生找到每个事例相对应的小节,然后对每小节的内容进行归纳。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归纳,所以教师要手把手地教给方法。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边读边想,怎样联系上下文来分析概括。教学时,既要有教师的示范引导,又要有学生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地掌握方法,形成习惯,概括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目标三: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

  虽然课文记叙的是贺捷生奶奶长征途中的故事,但折射出来的是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学生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后,让学生重点学习课文最后一节,领会其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