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案设计》的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教法学法:

  组织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并运用知识。

  学法:采用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产生于发展,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模式:

  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

  3、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与拓展。

  4、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新课伊始,我引导学生欣赏两幅关于平移和旋转得到的图案,引导学生思

  考这些图案的设计各有什么特点并交流感受。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发现生活中的美。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

  结合学生的感受,接下去说,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美丽的图案。那么,这些图案究竟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呢?同学们想不想也当个小小的设计师呢?一连串的疑问,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接下来,出示教材37页的花瓣图,引导学生发现花瓣图的特点是通过图A变换来的。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说说图案设计的方法。在组织学生汇报时,鼓励学生变换方法的多样化,拓展学生思维,最后小结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即平移,旋转,做轴对称图形。

  因为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角,动手操作、演示、叙述、总结图案设计的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使他们在合作中发现图案设计的多样性,体验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使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与拓展

  在本课,我依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即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本课知识,形成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总结知识要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作美。

  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去感受学习的快乐,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双手创造美、体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