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等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充分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在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线段的基础上,主要解决平行的概念问题。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平行这样的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他们理解概念中的同一平面永不相交比较困难;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数学活动中,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了解互相平行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会用语言描述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平行现象充满好奇心。

  (2)感受平行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平行美。

  (3)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