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是在学习了平行线和三角形之后编排的,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同时又是为了后面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圆,甚至高中立体几何打基础的,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平行四边形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应用也很广泛,学习他可以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

  在前一章《三角形》的学习中,学生对几何"证明"开始入门,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为此,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2. 教学目标:

  (1) 双基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平行线间距离,并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知识的自学能力和培养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推导、论证、演绎、抽象知识的数学思维品质。

  (3) 非智力目标(思想目标):渗透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未知到已知的数学思想以及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3.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4.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灵活应用。

  二、 教法(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定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采用"五点"教学法。具体如下:

  1. 以"问题"为学生学习?quot;起点";

  2. 以"范式"为学生学习的"焦点";

  3.以"变式"为学生学习的"重点";

  4.以"创新"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5.以"评价"为学生学习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