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公共场所拒绝危险》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和编写意图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第2课《公共场所拒绝危险》第一课时。《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同学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从而使同学认识一些公共平安标志、设施的用途,并维护它们,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平安规则。教材的活动布置即是虚拟的社会生活也是实际生活实际,同学易于接受和理解,便于操作。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和同学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一些公共平安标志、了解一些公共设施的用途,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平安规则,并且维护它们。

  (2)、能力目标:增强感受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发生主动遵守公共平安规则的意识,有维护公共设施的想法和愿望。

  3、教学重点:

  (1)、让同学认识一些公共平安标志、设施的用途,并维护它们。

  (2)、知道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平安规则。

  教学难点: 平安事故会给个人、周围人带来伤害和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

  4、教学准备:完成“社会调查记录” 和几个不同种类的平安标志。

  二、说教法学法: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我在设计《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同学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发生共鸣。深刻地体验到了认识公共平安标志并维护公共设施的重要性,以和平安事故带给我们的伤害和影响。这种情境教学法,注重让同学从自身的生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同学通过亲身的体验,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