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和日界线》的课堂说课稿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与教材处理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最后一个单元,虽然篇幅不长,但从全书的知识体系来说是继区域地理之后,进一步站在全球的角度,着重论述了在日益开放的现代世界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的问题,从而使全书在教育学生树立全球观念的境界中结束。并为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学习从整体观念上打下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起着总结、提高的作用。教材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缩小的世界”,第二部分是时区,第三部分是日界线,第四部分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节课主要讲解“时区和日界线”。

  时区和日界线知识放在世界地理最后部分讲述,有着以下两个新的含义:第一,不仅仅是单独讲解有关时间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本知识点与全章教材中心线索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生产力发展具体新的运输方式造成世界空间相对变小标志着—→—→——→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深刻要求→人类更应注意保护环境、创造美好的环境。第二,同现行教材比较,对学生的要求有所降低,突出了时区和日界线的实用性,简略地讲解了有关时区和日界线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世界的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

  (2)运用:区时与区时差,“北京时间”的由来与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根据两地所在时区推算区时

  (2)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读图分析日界线相邻的两个时区的一些特点和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