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说课稿推荐(2)

时间:2021-08-31

二、说教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决定在本节课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主要通过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或视频,创设直观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另外,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方面,学生主要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自主阅读快速提取信息,语言的品味也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鉴赏、品味,对于图片的欣赏要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合作学习:品味语言这一方面,可以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整理好派代表发言,共同探究本文典范精美的语言

  探究学习: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探究本文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画的艺术,从而设计校园公园的园林,提高鉴赏能力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园林的美凡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被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景色所陶醉的,但很多的学生没到过或没看过苏州园林,所以对苏州园林的了解甚少,因此在导入部分我通过播放介绍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的视频录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自主式阅读课文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哪几方面入手,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这样对学习说明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给学生一段自主学习的时间,自由阅读,圈划不理解的词句,找出概括苏州园林特征的句子老师不要包办,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努力做到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自悟文中的精彩之处,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生字词通过事先设计的预习达标来检查)

  (二)合作式解读课文

  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达到图画美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在设计时做到四个讲究: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是主要的方面除此还从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色彩的搭配等细微方面进行介绍

  四个讲究在第2自然段有明显的说明,学生容易把握,但这四个讲究对应3—6自然段的内容,学生稍难理解,这时老师就要带着他们简单分析一下每一段所写的内容,并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的结构,突出本课的重、难点

  对于文章结构的梳理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合作列出提纲,选一代表回答,不足处其他组同学补充,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结构之间的总分关系写提纲,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动手的习惯

  (三)体会画意美

  课件显示苏州园林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然后通过逐段分析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达到如诗如画的效果的,体会画意美这是文章的难点

  为突破这一难点,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品味,然后学生讲,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悟、自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接着老师结合课文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和苏州园林的图片,让学生比较鉴赏,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提高学生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

  有关说明方法的运用也是在此环节学习因前面已学过说明方法的知识,此处稍作点拨即可

  (四)详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这是本文的又一重点、难点,主要是通过抓住几个重点的词句的揣摩品味,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精练

  为此,设计以下的问题:

  1.“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带点的词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2.比较“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与“至于他沼,全引用活水”这两个句子,说说表达效果为何不相同并请从课文中再找出三个同样的例子

  3.“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

  这三个问题很好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问题1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问题2通过比较两个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说明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可以更准确的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并通过找课文中同样的例子,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问题3也是用词准确的典型例子

  语言的品味,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先把时间交给学生,反复诵读自主品味,然后小组讨论,整理好后派代表发言,共同探究本文典范精美的语言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鉴赏、品味,得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合作精神和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束新课,回顾小借

  学生谈学习的收获,交流心得,目的是使学生自己学会梳理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总结所学知识,并提供相应的网站,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有关资料,更全面地去了解苏州园林 .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广开语文资源,搜集语文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作业

  倘若聘请你为学校的园林设计,你将会如何设计,让同学们也有“如在画图中”的感受?

  此题的设置主要是考查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从而进行迁移运用,使他们逐步养成勤思考、善探究的习惯可结合课文中的“亭台轩榭的不对称”、“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花草树木的映衬“、景色的层次性”等方面,畅谈自己的设计思路,自由发挥,不拘一格(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使学生体会到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从而准确地把握住知识的整体结构本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文章结构的体现,层次清楚,各种关系表示准确,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课堂小结时看出知识的系统和逻辑关系,使学生在整体性的体会中,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