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说教材

  杜牧的《赤壁》这首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赤壁”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作者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个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二、说学生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有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内容的能力,已经知道有关绝句的常识。

三、说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基于这一指导我设计的目标如下:

  (一) 知识与能力:⒈回忆“折”这个字的三个读音并区别用法⒉掌握“戟”的读音⒊解

  释“销”、“将”、“与”等字的意思⒋理解每句诗的含义

  (二) 过程与方法:⒌识别并掌握“兴、用典”这两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⒍懂得分析诗

  歌要知人论世,学会分析诗歌“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的运用⒎通过对该诗结构(由记叙引发议论)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议论文写作技巧: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⒏理解文章所抒发的情感⒐懂得在生活中要抓住机遇的道理

四、说重点难点

  重点:⒈了解“咏史诗” ⒉诗歌结构的分析⒊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运用

  难点:⒈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分析、讲解⒉“二乔”的象征意义⒊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五、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诵读涵泳法、揣摩语言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通过对语言的细致揣摩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性的认识这首诗。“没有问题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因而我还运用“提问对话法”共同挖掘、深讨该诗,理性的认识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