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空间观念的的又一次发展,也为今后学习体积的计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识铺垫。

二、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体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3、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过程和方法目标:1、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理解体积的含义。

  2、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39页中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我要回答以下2个问题:1、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难点是什么?2、突破重难点的策略是什么?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课时的重点:理解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意义。教学难点: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接下来我分三点来阐述确定这一课时重难点的依据。(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二、是发展空间观念整体目标的需要。三、为避免学习后期因计算而淡化空间观念的问题)

一、是凸显三维空间本质属性的需要

  第一点:原来知识结构里面:学生学习了线段的长度面的大小,建立了一维二维的空间观念,在第一学段学生通过学习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从形的角度培养发展学生的三维空间,初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但本课时要学习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是由一个具体的量来决定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打破了原来的认知,从量的角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见,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要揭示其本质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