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是苏教版新课程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用厘米量,也为认识米用米量做下铺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与同桌合作的意识,并能在实际观察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

二、说教法: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三、说学法:本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自学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思路:

  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对于认识厘米,教师就是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因此在课一开始,教师通过“你想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量量课桌的长度?”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五花八门的答案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找原因”、“量课桌”这样富有“陷阱味”的活动也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对生活中数学知识引起重视,由于大家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没有统一的尺度,引出用尺量更好,从而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