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两只笨狗熊》优秀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

  《两只笨狗熊》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儿的儿童故事,故事中大黑和小黑捡到干面包后被狐狸骗了的故事情节,既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又和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在故事中可以让幼儿懂得遇到问题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学会以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养成与同伴相互谦让的精神。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分析角色特点和归纳主题。

  2、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重点:理解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

  难点:理解“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的最多”

三、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两只笨狗熊》。

  2、实物面包一只、毛绒玩具熊两只(一大一小)。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猜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提问法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将单一性、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果你是大黑和小黑,你会怎样?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