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高中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

  本节课标解读:

  1.说明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2.说出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范围,说明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内容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农业是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体现自然环境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商品谷物农业则体现了社会环境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本节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一个是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教材文字内容不多,配备了大量的地图和景观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组织学生查阅地图,挖掘地理信息,培养分析能力。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必须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找出优势区位因素来。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生产特点和区位优势。

  2.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地区分布、生产特点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与分布”图,认识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地区分布和区位特点;分析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主要特征。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关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难点:

  对比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