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硬币》数学教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抛硬币》是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第九单元的第三课。抛硬币是学生在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对可能性这一生活中的概念的认识和研究。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统计结果的分析中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游戏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数学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可能这一数学概念。

(二)教材处理

1、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在小学的低年段,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但是对数学概念的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比较薄弱。

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可能性这一数学概念,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只是没有形成一个知识的系统。这时候我首先采用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导入,让学生的听故事的过程中参与其中,学到新知,使概念的教学生动起来;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验证一下自己刚才的猜测,使学生学习的理论有实际的经验为基础,也使学生在验证活动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体验;然后我引用书本中的抛硬币,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我们身边的问题,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用可能性来表述的现象,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