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手》的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四、根据情况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分解朗读要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整合资源说策略

  1、 情境激趣。

  2、趣中识字。

  3、 读中悟意。

  4、 创意补白。

  5、 拓展延伸。

  6、 注重实践。

  六、结合教学说设计特点

  1、课堂是快乐的,学生是愉悦的。

  2、文本是有弹性的,学生是有创意的。

  3、 知识是建构的,情感是互动的。

  七、结合流程说意图:

  (一)、三分钟说话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

  (2)、看手:

  请学生伸出小手,看看谁的手是胖乎乎的。

  (3)、夸手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激情激趣并相机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二)、导入:你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继续学习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复习词和识字方法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里,安排学生复习,交流识字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生字的学习,由词到字,再回到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教学中穿插游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主要的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识字。

  (四)、合作探究,细读体悟

  1、多媒体展示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后质疑。

  学生可能问:“全家”是指哪些人?(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这张画”是指哪张画?(学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决)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这张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在无意中转入正题;扣第一自然段质疑设置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自由读文感悟,用“──”画出疑问句,用波浪线画出感叹句,看读文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提出来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让学生合作学习,能培养合作能力,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增进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接下来我安排学习合作学习课文。

  3、指读找到的感叹句,讨论交流读后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读,教师让学生归纳填空,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谁的手干了什么?

  4、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对话。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

  兰兰: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

  兰兰: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笑着读)

  爸爸:“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语调上扬)

  姥姥:“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夸奖的语气)

  引导学生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1)、 指导分角色朗读:

  加“·”读重音。

  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引导学生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

  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

  ( 2 ) 自由选择角色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这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法,能逐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指名朗读:

  同样一句话或一段话,让多名学生读,读后分别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学生个体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和朗读的处理也不一样。

  只要学生说得有理,而不偏离课文的意图,我就没有强求一致,而是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

  ⑶ 角色朗读:

  四人小组先分角色朗读

  (4)再指定一组或两组学生表演读,读后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是积累语言、感悟文体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本课对话较多,如果没有让学生进行朗读实践,学生就无法理解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5、联系课文回答先前的质疑:

  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设计意图:让学生质疑问难后边读边想:你懂得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教师点拨来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初步质疑、解疑的能力。

  6、兰兰的小手还为谁做了什么?

  1、兰兰的爷爷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兰兰的老师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兰兰的__说:“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你觉得兰兰是个怎样的孩子?兰兰长大后还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现在会帮家人干哪些事情?长大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帮( )。

  我( )的手给( )。

  我( )的手为( )。

  3、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学习课文后你想说什么。

  六、拓展阅读。

  (1)胖小手,真勤劳,样样事情都会做。

  替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

  帮姥姥,挠痒痒,人人喜欢人人夸。

  (2)我有一个胖叔叔,他姓张,很喜欢我,过年的时候,他送我一双皮鞋,还帮我家打扫卫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帮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墙上贴年画,给他送开水,叔叔夸我好孩子。

  设计意图:结合文本进行拓展阅读既强化认记生字,为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记忆生字的机会,又激发全班学生的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七、认读生字,书写指导。

  1、先看“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

  “兴”上面的的两点不要和横连上。

  “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

  “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4、展览、评析。

  八、课外拓展作业:

  1、以《我有一双小巧手》为题,用剪纸、绘画等形式制作一幅美术作品,并写上一句话,下节课带来交流。(出示幻灯片提示):

  这双( )的小手替( )。

  这双( )的小手帮( )。

  这双( )的小手为( )。

  这双( )的小手能( )。

  这双( )的小手会( )。

  2、实践作业:

  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注意观察家里人的表情及语气,明天汇报。

  3、交流收集有关夸手、赞手的成语、故事或儿歌。

  设计意图:整个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有读有认,有说有写,有演有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使课文蕴含的人文精神转化为引导学生良好行为养成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