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计算是本册教学的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十为计数单位。例如20+10,计算时想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就是30。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1、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

三、说教法。

  1、“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在教学中,借助带同学们去看花生动情境,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

  2、在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讨论、交流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索,显示不同算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

  3、练习以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形式进行,淡化“练”的痕迹,巩固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四、说教材和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创设了看花的情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体验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那老师就带你们去花园逛逛吧!可是工人叔叔说你们要是想去的话必须闯过两关。大家有信心吗?好,请看……

  1、出示复习题。

  师:大家真的是好厉害呀!过关了。请跟老师进花园欣赏吧!

  2、出示各种漂亮的花。

  师:现在花园里又运来了一些花,想看一看吗?

  3、出示例1。

  (设计意图:创设带同学们去看花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探究新知。

  1、看着这些花,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同学们说一说。

  2、你能自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4、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回答。

  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优化算法。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7、全班交流汇报。

  8、继续探究。

  师:有一位小朋友要买10盆,同学们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买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在花园中欣赏花的情景中,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多种数学问题,然后组织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再相互交流,这种安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留给学生探索、思考、动口、动手的时间和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运用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的方法,得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体现了《标准》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六、巩固延伸 。

  1、接力赛、(学生竖行排列,第一名同学得出结果,告诉第二名同学继续计算、)

  20+60→( )-30→( )+50→( )-40→( )+10……

  2、帮小熊改错、

  90-20=7( )50—30=80( )

  40+1=50( )30+20=10( )

  3、邮递员送信、

  在黑板上贴出小猫、小象、小熊猫、小猴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张口算卡片,根据得数放入正确的信箱、

  20+20 50-20 10+40 60-40 40-10

  30+30 90-40 80-10 30+10 10+50

  (设计意图:将“枯燥”的计算练习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出现,淡化了“练”的痕迹,容易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同时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乐在活动”中。)

七、 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些什么?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想想做做”练习题第1、2、3、4、5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也便于以后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为理解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出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能力目标:

  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

  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五、说教法

  愉快式教学

  互动式讨论

  研究式探索

六、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

  ☆观察发现法

  ☆合作交流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课本。

八、教学过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今天是3月7日,明天是什么节日呢?平时妈妈对我们好吗?明天是她们的节日,老师带你们去摘花,明天送给妈妈好不好呢?出示复习练习题(1、10以内数的加减法。2、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为妈妈准备节日礼物的教学情境,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在情绪、知识等方面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小动物们也有礼物要送给妈妈呢!(呈现画面:小松鼠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的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也是10个)。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1、提出问题

  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冰糖葫芦?(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

  (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5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借助小松鼠和小狗也为妈妈准备礼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说出冰糖葫芦的串数和每串的个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出问题,使题目由“枯燥”的计算变成“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接着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让学生同桌讨论、小组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说说有多少种算法,提倡算法多样的理念,启发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我根据学生说出的不同方法,板书其中的三种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夺取智慧珠。(呈现“想想做做”的第1题。)

  2、鸭子找妈妈。(结合画面)几个小鸭子路过鸭妈妈的家,发现4只鸭妈妈身上有数字40、50、70、80,可着急了,原来它们四家的孩子(小鸭的身上都有算式)跑到了一起,你能帮助小鸭子很快就找到它们的妈妈吗?(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3、过山车。(结合画面)我们玩过山车游戏吧!小朋友你们谁愿意当火车司机呢?(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4、小猫钓鱼。(结合画面)(指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去游乐场”的练习游戏,再次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设计打破了由“枯燥”的计算变成了“直观、生动”的练习。这样既注重了基础,又拓展了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环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让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及情感经验,既有助于老师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总之,这节课我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九、课后反思

  整节课优点

  1、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尝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很自然的形成了算法多样的局面。

  2、及时板书学生说出的各种算法,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确认、理解和修正,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学生明确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3、练习设计生动有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应用情境中,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且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练习的质量和效果。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时间不够,怕他们不会自己解决问题,所以没能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更多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今后打算:我将不断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范文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4.《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说课稿设计

5.小学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6.《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优秀说课稿

8.小学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