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第三册第六课《百变团花》。

  一、 说教材:

  1、教学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是剪纸系列课,它是由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都很强。开始通过此课教学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大胆尝试,活跃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学大纲》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立了三点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用剪纸和折纸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呈放射状的剪纸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剪团花,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合作能力。

  3、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部分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部分,抓住重点就能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顺序,而一般重点部分往往就是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4、教具准备:

  教师:剪刀、彩纸、双面胶、课件、范样、大树干。

  学生:剪刀、彩纸、双面胶、等。

  二、说教法:

  让学生再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算法和教师示范法及游戏进行辅助教学,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三、说学法:

  本课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活动主线,重视探究经验。新课标要求学生是主体,因此学生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将采用以下的主要学法:

  (1) 自主学习法

  (2) 交流合作法

  (3)练习法

  (4)评价法

  四、说教学流程: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段魔术,想看吗?,一张正方形的纸把它剪三下,让它变个样子,你们相信吗?那可要睁大眼睛看好了,来你们帮我数1、2、3,瞧,漂亮吧,哈哈,你们上当啦,这不是魔术,只是一种剪纸方式。它把剪纸和折纸结合在一起,剪出漂亮的图案。对了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百变团花。——出示课题

  这时让学生带着激动的心情欣赏团花作品: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团花的用途及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接下来学生根据教科书看书自学上的图示进行初步创作)

  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在初级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协助学生归纳总结以下两个可能出现的问题:

  1、纹样、折法单一,装饰味不浓。

  2、为什么剪好后发现团花分成几大块?

  此环节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三)教师引导,解决问题:

  出现了这些问题,我们就共同去解决吧。我们先从折开始

  (1) 折:

  图片上出现了不同的折叠次数的折纸图样,让学生分析:不同的折叠次数剪出来的形状是否一样。从而得出折叠次数越多得到的形状越圆。

  第二幅图片看谁折的好,让学生知道折叠是应注意边与边要对齐。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是:通过课件展示讲解,解决折法单一的问题。

  (2) 画:

  折完后我们就该设计纹样了,(出示课件)这些符号好奇特呀,这就是剪纸符号。在折好后的纸上画上你喜欢的剪纸符号一定会剪出美丽的团花。

  (那么我们在设计纹样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出示三个团花)这三个团花设计的纹样相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呢?哦,一定要注意纹样设计要疏密得当呀。)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是:运用剪纸符号进行归纳,解决纹样单一装饰味不浓的问题。

  (3) 剪: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把折痕处完全剪断

  剪,教师以示范的方式解决团花分成几大块的问题,让生通过观察明白团花为什么会分成几大块。

  (4) 最后以游戏来温故剪团花的制作过程,

  (四)学生再创作,形成技能。

  1、学生创作,体验创作过程

  2、教师辅导,学生形成技能

  设计意图是:使生进入再创作阶段,解决问题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兼顾全班的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全班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作品的设计制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体验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五)展示台

  以《朵朵团花开》为主题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大胆向他人展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发言,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随时赞赏其富有个性的表达和创作。通过这样的交谈方式,学生便学会了如何欣赏作品、如何发现作品的问题及如何评价作品。

  五、板书设计:

  百变团花

  剪纸方法:折 画 剪

  剪纸符号

  这样的板书设计充分体现图文并茂、直观明了、生动有趣,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又体现本课教学内容,对本课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是一则外国故事。文章写了苏格兰布鲁斯带领军队,同外国侵略者打了七次仗都失败了,就在他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了蜘蛛织网的情景,从中他受到了启发,明白了坚持不懈的道理,由此重拾信心,最终成功的故事。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告诉我们只有屡败屡战,坚持到底的人,才会获得成功。文章中有许多关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到位,读来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了苏格兰王子布鲁斯带领军队外国侵略者一连七次都失败,让他几乎失去了信心。第三、四自然段讲他从蜘蛛织网不灰心的情景中受到了启发,并被感动,打算再干第八次。第五自然段向我们揭示了布鲁斯第八次战役的结果——成功。文章通过布鲁斯的事例向我们阐述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人物性格鲜明,说理透彻明了。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里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做事要坚持不懈、勇于抗争,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

  1.本课第二段(第三、四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细细品味蜘蛛织网的精神。

  2.了解布鲁斯的前后心理变化。

四、教法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法。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小组交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细细品读,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懂得本课的主旨。

五、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我打算采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3.说说本课主要讲了什么事。

  第二课时

  这一课时我打算用以下四个板块来进行教学:质疑激趣、品词析句、体会感悟、深化主题。

(一)质疑激趣。

  第一板块中,我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事情需要做第八次?

  2.为什么打仗要打第八次?

  (设计理念:文章条理清晰、结构简单,学生通过细读课文,就会明白布鲁斯的第七次都失败了,所以才有了第八次战役,引出下面环节的教学内容。)

  3.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写了这方面的内容?

(二)品词析句。

  1.指名读读第一、二自然段,用笔划出布鲁斯战争失败后的表现。

  2.再请学生读一读。

  3.找出关键词语,如:躺在、不断、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了信心

  读读这些词语,读出灰心丧气的语气。

  4.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感受布鲁斯当时沮丧消极的心理。

  这里采用的是品词析句的方法,让学生在读好关键词的同时,也能读好句子。

  想象:

  假如你做一件事,第一次失败了,你的心情怎样?第二次又失败了,你又有什么想法?第三次、第四次……一连七次都失败了,这时,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再次朗读,相信学生一定能读得更好。

(三)体会感悟。

  既然布鲁斯这么想,为什么又有了第八次战役呢?

  蜘蛛织网

  1.划出蜘蛛织网的过程。

  2.当时布鲁斯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蜘蛛织网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感悟:

  大风吹来,丝断网破时;

  再次结网时;

  又被风吹断时;

  最终结成时。

  (设计理念: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细细体会,感悟布鲁斯的内心变化,这对于训练朗读、体会主人公心理、明白坚持不懈的道理是很有帮助的。)

  3.看一看布鲁斯受到启发后的表现,找找关键词:猛地跳起来、喊道

  4.当然,要想重振旗鼓是不容易的,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时布鲁斯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课文后面的练习中)让学生说一说,也可以写一写。(这里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插上想象的翅膀,写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把这个内容作为家庭作业。

(四)深化主题。

  1.齐读文章的第五自然段,读出自信的语气。

  2.总结:是什么让布鲁斯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

  板书:坚持不懈

  齐读这个词。

  3.你想对布鲁斯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11 第八次

  七次失败 几乎失去信心

  第八次 成功

  坚持不懈说课稿 篇6

  活动目标:

  1、 会合理布置有关花园内容的画面,能大胆构图并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2、 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想象力,大胆表述花园里所发生的故事。

  3、 对绘画涂色感兴趣,具有较好的表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花朵、昆虫图片若干。

  2、 记号笔、油画棒、作业纸。

活动过程:

  1、 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分别出示:花朵、昆虫……)

  提问:小瓢虫飞到花园里来干什么呢?

  听瓢虫自我介绍的录音:我是小瓢虫,昨天我看见花蝴蝶在花园里快乐地飞来飞去,高兴极了,所以我也想来看看美丽的花园,顺便找些好朋友和我一起玩耍。

  师:原来小瓢虫是来找朋友的,花园里真美丽,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到花园里来玩呢?花园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 提出绘画要求。

  (1)小朋友想把花园里发生的故事画下来吗?

  (2)要求:画时先想好花园里有那些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花朵,哪些小动物在花园里快乐的玩耍,注意画面的布置要合理,涂色要均匀,画完后编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 幼儿作画。

  (1)老师巡视指导。

  (2)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构图、选色。

  4、 评价作品。

  (1)你觉得哪个花园最美丽?为什么?

  (2)你的花园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5、活动延伸。

  把孩子的作品订成一本大书,封面写上“花园里的故事”供幼儿日后翻阅、欣赏和讲述。

【【精品】说课稿范文六篇】相关文章:

1.【精品】说课稿六篇

2.【精品】说课稿六篇

3.【精品】说课稿集合六篇

4.【精品】说课稿汇总六篇

5.【精品】说课稿范文集锦六篇

6.精品说课稿

7.说课稿范文集合六篇

8.【必备】说课稿范文六篇

9.【精华】说课稿范文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