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特点及编写意图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第一单元《我们健康成长》的主题3《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的第1课《怎样才是美》。新教材的编写的其中一个特点力求突出重点,立足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自我寻找教育题材,自我升华,而且《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以体验去感受生活,深入浅出,从而是学生亲身体验到怎样才是美。审美是生活的一种技能,学会审美,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立足于社会。教材的活动安排创设了体验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情景,模拟现实社会中体验美的行为,从而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来指导日后的生活。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发现美,知道外在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

  (2)、能力目标:建立与青少年年龄相适合的健康审美观,用以指导未来的生活。

  (3)、情感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良好的行为举止要在生活的细微处养成的道理。

  3、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建立正确的、客观的审美观。难点是从外在美升华到心灵美把两者融为一体的过程。

  4、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在追求美方面的各种表现。

二、说教法学法:

  我市是国际都市,时尚潮流也赶在世界的前列,对于服饰、打扮方面,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多种渠道知道的不少,这对让学生感受外在美提供了地域性的材料,我在设计《怎样才是美》一课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用儿童时装秀来展示外在美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直观的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新课标里倡导的体验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中,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选择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也是特色之一,究竟怎样才是美,让学生小组探究学习,通过自编小品、全员表演去感受生活,体验心灵美的社会地位。我们除了可以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大量课程资源,还应该充分搜集其他各类资源,《课程标准》指出: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我利用信息技术从网上搜集了有关材料来辅助我的教学。

三、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新课标指出: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学一开始我播放欧洲儿童时装秀的现场,把学生带到生活的美的当中,唤起孩子们对美的一种感受、震撼。今天,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生活,发掘怎样才是美。引出课题《怎样才是美》,这样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

  课件出示教材28页,本课主角小文以主人公的身份展现了她就“怎样打扮才好?你喜欢打扮的理由是什么?”这些问题的采访结果,并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发现穿戴整洁就是外在美,不需要盲目追求名牌。在这个环节里,我们要肯定外在美的社会存在价值,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由同学们的发言探讨中过渡到教材29页小美和小丽的故事,这时,教师课件出示教材29页,指导看图,她们俩的这些行为到底美还是不美呢?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探究学习环节,小组内探究学习,以自编自导小品《在巴士上》来展现小组成员对行为美、内心美的理解。学生分成4小组,根据教材29页的图画,商量应当怎样做,鼓励学生们为自己的表演小组改名字,如“美丽特工队”等,指导学生加入自己创作的元素,在小品中表演正、反面的教育。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指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表演环节,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认为的美与不美的做法,全员参与表演,分别选出小美、小丽、售票员阿姨、司机和图画中出现的人物,其他同学也参与乘客的演出。新的课程理念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三)、畅谈思想,升华情感。

  为了更好的让《品德与社会》这个学科有机的与其他学科整合,我设计了一个即兴演讲的环节,题目是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74页积累运用四里边的口语交际的题目,“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让学生在以有的社会认识和知识层面上,运用演讲技能更好的展现这节课他们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真实感受。《课程标准》规定: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最后情感升华,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审美观才是正确的,课件出示:外在加心灵等于真正的美(并相机板书)。

  (四)、作业设计。

  结合教材28页的表格,同学们自行设计一张“美丽通行证”,上面纪录着怎样的行为才是美的,收集后在班上的宣传栏展示。

  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要说的是苏教版第四册语文教材中第14 篇课文《黑板跑了》。课文具体描写了科学家安培在散步时专心思考数学题,结果把马车的后壁当黑板来演算的趣事,旨在教育学生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课文语言生动,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培、粉”等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故事。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创设情境,讨论、交流、想象、朗读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学习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认真专心的道理。

  其中,根据第一学段的要求,1、2两个目标是教学重点,由于我们的学生对科学家的故事很感兴趣,对安培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语言文字中学习安培做任何事都认真专心的精神,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教学难点。

  我准备安排三课时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图文对照,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语境中认识生字,指导学生端正、匀称地书写“培、搞”等六个生字。

  第二课时: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有感情朗读课文,帮助他们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认真专心的道理。能继续端正匀称写好“考、竖”等四个生字。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情感。指导学生阅读新补充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本课时我打算分四个环节进行组织教学

  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识写生字,探究入微

  下面我具体地来说一下:

  先说说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我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聚精会神、科学研究”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地进行正音,再启发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所了解的知识,然后我将结合学生回答,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去感受安培专心研究科学的故事。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悟中明理

  1、 在学生自读第一段的基础上,通过换词理解“著名”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接着请学生将课前搜索到的有关安培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作一简单介绍,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感受,重点指导朗读好“著名、非常”等词语来激发情感。

  2、 课文的第二--5自然段以具体的趣事来让学生体会安培搞科学研究的认真专心。我将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难点,先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以一个开

  放性的问题“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引导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先读有关句子,再说说体会。在全班交流时,我出示相应的段落,根据学生的发言加以适时点拨。如借助多媒体录象,结合学生的生活体会感受街上的热闹,接着请学生想象自己在这样的街上会怎样?扣住“好象“通过自己与安培的不同表现的比较,进一步体会安培的专心,激发敬佩之情。

  3、 交流课文第3段时,引导学生抓住“心算、计算、演算“比较三者的不同,区分它们的细微差别,体会用词的精细准确,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重点指导”太好了,特地、高兴地走过去“等词句的朗读。在品读词句上,体会安培搞科学研究的专心。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第4-5段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安培的动作、表情的变化,指导学生表演课文具体情境,引导评议时抓住“黑板慢慢向前移“指导用着急的语气朗读安培说的话,引导学生体会安培是不知不觉跟着走,扣住”聚精会神“体会安培的专心,在此基础上,媒体演示安培追赶马车的镜头,引导学生想象:如果你是看到当时情景的路人,你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通过换位思考激发赞美安培之情。扣住”才发现“体会安培思考数学题时的专心,启发学生说说题目和课文中的黑板为什么要加引号?进一步激发情感。

  第三环节: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还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1、学做小演员,演一演课本剧。2、选读一二篇成语故事,在班内组织成语故事会。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出示“狐、派”两字,请学生自学笔顺表,在学生交流字形时,我从旁点拨和指导,边示范板书,狐:注意右边这一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爪。派右半部分笔顺是要写得美观匀称。在学生书写时,我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教育学生“提笔既是练字时”,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精选说课稿范文六篇】相关文章:

1.精选说课稿六篇

2.【精选】说课稿六篇

3.【精选】说课稿六篇

4.精选说课稿六篇

5.精选说课稿集合六篇

6.精选语文说课稿六篇

7.精选说课稿汇编六篇

8.【精选】说课稿锦集六篇

9.【精选】说课稿汇编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