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七课《动与静》。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请各位老师指导。

一、说教材(教材及学习情况)

  在学习了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之后,本课开始进入本单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运动。在本课中,将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如下。

  1、探索目标:使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4、重点和难点: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

  定位在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科学,以学生生活中的科学为学习的起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能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能认识科学的真面目,因此我采用了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三、教学设计

  (一)、设计特色:

  围绕“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师生交流。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开始,我首先由问题导入,提出一个学生很熟悉的问题,“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然后从这些疑问入手,接着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假如你站在路旁,你认为那些房屋和树木还是运动的吗?”激发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一段坐在汽车里游览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看完视频后,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更浓了。

  2、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安排了让学生默看课文中“荡秋千”这一部分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同学来讲,秋千的男同学对于自己来讲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是静止的,是将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判断者自己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接着在播放一次坐在汽车里游览的视频,让学生再次熟悉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

  3、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

  效果。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就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奔腾的骏马》,让学生判断视频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又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分析课文中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最后让学生分析电风扇工作时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体会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我也感到,跟采用传统手段教学相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轻松。

  板书:

  动与静

  秋千上的女同学 静止

  秋千上的男同学 秋千下的女同学 运动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击,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学习楚王与晏子之间的三次较量,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的表达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二、说教法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的,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习生字、词,理清的结构,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本课时的教学中,重点学习楚王与晏子的三次较量。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时地点拨,抓住课文中关键的、重点的语句(词语)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再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晏子使楚》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晏子这个人物。最后,再进行一点知识的拓展,出示有关晏子的另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继续去体会晏子语言的艺术性以及人物的个性。

  三、说学法

  首先让学生找出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通过反复的朗读、思考,以及一些重点词的提示,理解楚王的阴险、傲慢、骄横。接着,运用上述方法,让学生找出晏子是如何反击楚王的句子,谈感受,谈体会,进而让学生说一说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晏子使楚》的影像资料,进一步感受晏子这个人物。最后,再了解有关晏子的其它故事,对晏子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晏子出使到楚国,却受到楚王的三次侮辱,晏子是如何一一应对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循循引导,潜心会文

  1、师: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大屏幕出示相关语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

  2、引导学生抓住:“知道”、“瞅”、“冷笑”、“打发”、“笑嘻嘻”等词语理解,感受楚王的骄横、傲慢、阴险。

  3、师: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大屏幕出示相关语句)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说说晏子每次说话妙在哪儿?

  4、引导学生抓住:“严肃”、“为难”、“拱手”、“面不改色”、“也许”等词语理解,同时抓住这些重点句子体会晏子说话的巧妙,进一步感受晏子这个人物,感受他的能言善辩,爱国情怀、高超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对晏子的喜爱之情、敬佩之情。

  4、带着对晏子的这种喜爱、敬佩之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观赏《晏子使楚》的影像资料,进一步感受晏子的人物形象

  师:今天,我们一直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晏子这个人物,其实关于《晏子使楚》这个故事还有一段影像资料,你们想看吗?(想)下面,让我们跟随这段影像资料进一步去感受晏子这个充满智慧的人物。

  (四)课外拓展

  师:还想不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晏子的故事呢?在这里,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大屏幕出示晏子的故事——鸟)

  (五)布置任务

  继续搜集有关晏子的故事或是找《晏子春秋》这本书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 (反击)———— 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赔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