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音乐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小乌鸦爱妈妈》选自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3、教材简析:(a)这是一首以动物为题材的儿童歌曲。叙事性的歌词,讲述了小乌鸦对妈妈的热爱,教育学生要尊敬,热爱自己的母亲,从小就要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b)歌曲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大调式,2/4拍。歌曲曲调简练,同音进行较多,具有叙事的特点。

  4、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小乌鸦爱妈妈》,并有感情地进行演唱。(2)创编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5、教学重难点:歌曲的学唱和歌词的创编。

二、说教法

  1、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快乐的因素。

  2、游戏与音乐紧密结合。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位置,游戏、音乐、动作、情节都是为了加深儿童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3、创设情境。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方法生动,简洁。

  4、激励创新。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还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伴随《世上只有妈妈好》旋律进教室。学生根据音乐力度的变化,走出强、弱(重步,轻步走)。

  2、新课导入

  (1)、出示图片及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依据歌曲中出现的事物,我运用多媒体创设图片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图片一:在美丽的树林里,有一只小乌鸦在野菊花周围飞来飞去,它不是在玩耍,而是在寻找食物。图片二:树林里有一只老乌鸦躺在树杈上的鸟窝里,小乌鸦坐在乌鸦妈妈身边,嘴里叼着虫子,一口一口喂着妈妈。)当学生观看图片,聆听音乐之后,师问: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个什么的故事?听了这首歌后有什么感想?

  (2)出示课题及歌词,集体有感情的朗读。

  (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4)教师范唱。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生倾听感受歌曲情感。

  (5)学生学唱歌曲。(教师启发学生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根据不同情况,教师应有提示或示范,可以逐步加入拍手演唱)。

  (6)、组织学生以“爱妈妈”为题,谈谈对妈妈的感情。如:帮妈妈做家务,爱惜妈妈的劳动成果,体谅妈妈的辛苦。

  (7)、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3、课堂小结

五、看图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提示:一人演圈内的乌鸦妈妈,一人演小乌鸦,它在圈外自由地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五至八人组成圆圈似鸟窝,集体伴唱。让学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可以提供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歌表演中,教师给每个学生表演的机会,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亲身去感受去体验,使他们获得快乐!

音乐说课稿 篇4

  说教材分析:

  《小船》这首歌曲,歌词用了比喻的手法"爸爸是船,妈妈是帆,小船摇着我的童年",抒发了对美满温馨的家庭生活的渴望、赞美。歌词为F宫调式,一段体结构,4/4拍。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均为4小节,第三乐句扩充为8小节。全曲为五声音阶的级进为主,曲调委婉流畅,十分适合儿童演唱。第一、二、三乐句中巧妙地运用了休止符和弱起拍,使音乐避免了拖沓充满了情趣,从而使演唱气息更易让孩子们掌握。

  说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目标的实现体现三个层面,在音乐课堂上都要依托学生的亲身的体验,在体验中模仿,在模仿中探究。

  1、情感目标:

  ⑴、体会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

  ⑵、教育学生懂得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父母之爱,唤醒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2 、知识目标:

  认识 4/4 拍,感受它的强弱规律。

  3 、能力目标:

  ⑴、引导学生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和情趣演唱歌曲。

  ⑵、掌握声断气连的歌唱方法,并准确的唱好弱起拍。

  说教学重点:

  1、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2、学唱歌曲《小船》,能用亲切深情的声音和情趣演唱歌曲。

  说教学难点:声断气连的歌唱并准确地唱好弱起拍。

  说教学教法:

  《小船》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使人眷恋那份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浓浓情意,以培养学生音乐听觉为目标,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环节,通过"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在这首轻柔音乐的伴奏下感受四四拍的音乐,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的温暖。

  教具准备:电子琴、口风琴、录音机、船(图片)、歌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

  教师以猜谜语"船"字的形式和交谈中了解学生们对船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欲望。

  二、运用已有的知识体验牵引新授知识的理解,学习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10分)

  已有经验的迁移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为让学生了解4/4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在教学设计上,首先选用进教室时的歌曲《小小的船》,请学生唱一唱,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3/4 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伴随着音乐用动作来感受、表现。当学习《小船》让学生说出拍号时,孩子自然会用以有的经验去分析、去思考,这其实就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过程。前面情景的创设,为后面的探究与发现作了更好的铺垫。

  三、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情感体验中学习歌曲《小船》(25分)

  这节课的情感目标是体会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小船》是首让人感到亲切,温暖的歌曲,朴实无华的旋律中洋溢出对父母深深的感激,使人眷恋那份浓浓的、难以割舍的亲情。

  体验、模仿、探究、合作、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音乐是审美的艺术,是倾听的艺术,在进教室、发声、感受音乐的情绪、节拍、强弱规律等音乐要素时,无一例外都通过倾听体验音乐作品来完成,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投入到学习中。如初听《小船》,这是一种完全放松和无意识的听赏方法,以此来渲染一种柔美、恬静的氛围。接着是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所体会到的对歌曲的点滴感受,这是一种联想想象式听赏,是学生自身感受与音乐情感的交融。

  我在设计学唱歌曲教学时,充分挖掘歌曲中透露出的浓浓情意,充分运用教学中的各种环节——如:有感情地读歌词;随音乐哼唱歌曲;通过教师的指导演唱、变换演唱形式以及相关音乐知识的传授,不断地突出并掌握歌曲的重点与难点。

  当教师说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他们勤劳、勇敢、无私奉献,为了养育我们花费了大量心血。谁能说说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用"情"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学生们畅所欲言。在这首轻柔音乐的伴奏下,充分的感受四四拍的音乐,让全体学生引起共鸣,体会到家的温暖。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3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以让学生充分的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在结束语中,教师用"感恩"树立起学生爱父母、回报父母的鉴定信念。同学们"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要感谢,有一种人最要感恩,她就是——母亲,他就是——父亲",让我们从小就以一颗"感恩的心"去爱我们的父母,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回报父母的爱,能做到吗?最后让我们的父母乘坐我们爱的'小船,在碧波荡漾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我们的汗水中去感受我们对父母的爱吧!(师生表演"划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