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模板合集四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大脚丫跳芭蕾》是一本独具匠心的绘本,是希望孩子面对事物的表象时,可以看到真正的内涵和价值。同时,鼓励孩子们热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如此一来,拓展了孩子们的学习天地,让孩子们能够更有信心的表现自己,不被他人的思想左右。如今,许多孩子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耐挫力差,缺乏自信,常因各种外力因素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这一绘本对于孩子有激励作用。

  2、教学目标:《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此次活动目标:a、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初步理解故事寓意。b、通过想象、猜测、讲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c、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热爱阅读。

  3、教学重难点:现在的幼儿通常生活在大人们的“保护圈”里,缺乏自信心、耐挫力差,自己的想法常被他人左右,因此,我把“理解故事寓意:相信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自己的正确喜好,不被他人左右”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大多数幼儿还不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连贯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意见。因此,我将“通过想象、猜测、讲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4、教学具准备:由于中班幼儿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准备了绘本PPT课件,让幼儿边看PPT边听故事,有利于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二、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启发提问法等教育方法。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思维有具体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直观的画面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的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兴趣;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的观察和听故事,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启发提问法能使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有效果方法。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气氛中掌握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谈话法等学习方法。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PPT课件直接获得印象。谈话法是幼儿在集体面前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四、说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以图片引出故事内容,吸引幼儿注意。

  首先,我以神秘的口吻介绍:“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她最喜欢做什么事情呢?”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开头,证明幼儿猜想,最后,根据故事情节设计问题“贝琳达有个什么大问题呢?”来引起幼儿兴趣,让幼儿带着问题看PPT故事。

  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边看PPT边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将故事分成4段,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尾。出示PPT课件,先由老师引导幼儿看PPT讲故事开始,并解释“什么是评审委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然后再由小朋友去想象,猜测并讲述故事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幼儿养成乐于倾听的好习惯。

  在故事高潮阶段,我主要让幼儿理解“大都会歌舞厅是什么”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从而去想象猜测故事结尾。

  第三部分: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知道故事的题目,以及故事所表达的寓意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主要故事情节。例如:评审员们一开始是怎样说贝琳达的?(你的脚大的像条船;你的那双脚永远跳不好舞)贝琳达是怎样做的?(放弃跳舞)最后,评审们是怎么说的?(太精彩了,多么像燕子、鸽子、羚羊啊!)从中你学到了什么?最后教师将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讲述故事寓意。

五、说教学反思

  本活动主要采取教师引导幼儿看PPT,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启发提问让幼儿理解绘本所表达的寓意,并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猜测和讲述故事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因此,对于教学的重难点幼儿基本可以掌握,但是对于活动目标3,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热爱阅读这一情感目标在本次活动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升华,这是在以后的绘本教学中值得继续推敲和完善的。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它们分别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其中《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课文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另外,“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产生了一咏三叹的效果。强化了作者表达的情感,并深化了主题。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能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说学情教法。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乐于读书。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引导学生读书自悟。抓住课题的“神圣”质疑:这片土地的“神圣”表现在什么地方?怎样来爱护这神圣的土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融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引导学生情感领悟。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因此,让学生把情感注入到文本中,通过朗读来领悟。

四、说学法。

  在当前“依标脱本”的评价方式课题研究指导下,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改变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传统现象。必须树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因此在学法上对我们课堂教学又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在本节课我主要尝试采用以下学法:

  1、画、圈、点、写的读书学习法。在初读课文时,我特别强调学生怎样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不懂或有疑难的地方要做记号,有体会可以在旁边批注。)

  2、情感朗读法。本文是富有激情的演说性文章,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要注入满怀的激情外,还要注意文中开头和结尾有作者的抒情地方,对这两处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来表达学生个人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针对本单元教材“珍爱我们的家园”的内容专题和“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学习目标,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充分地揣摩、感悟和表达。从而拓宽视野、发展智慧,受到情感的熏陶、有效地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第二课时)

  1、回顾课文,感知神圣

  上课开始,师生合作读课文,回顾写作背景,并小结前3自然段已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感情朗读,唤起学生记忆,激发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文本学习。

  2、研读课文,理解神圣

  在此基础上,可以“面对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个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探讨,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自由感悟,使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可贵。如,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可以让学生想想河水对人类的贡献,想想没有了河、没有了水,人类怎么生活。

  “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这句话,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空气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了空气或者空气受到污染,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呼吸、生物的生长,影响到生命的存在。

  “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到底是人类主宰着动物,还是人类与动物是休戚相关的?动物的灾难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灾难?

  最后还要通过充分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个体现文章主旨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强烈情感。

  在这一环节,针对学生的提问,引发学生新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再次研读文本,通过品读、吟读、想象、练题等途径,引导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领略 这片土地的神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根据文本而“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学会收集信息资料,并能合理联系文本内容表述出来;在问题引导过程中,并尝试当堂训练,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拓展延伸,深化神圣

  第三部分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感悟:“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来提升学生的认识。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保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设计意图:当学生再次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的时候,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感悟本文的历史意义后,联系生活的实际,提出号召,领悟本文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让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学生心田,并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八、说板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

  善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