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女。

  2、模拟自选商场,设置购物情况,在环境识字同时进行口语交际,了解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体会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让学生愿意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商品的词卡、学生自带的商品、学生搜集的食品包装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生活,谈话引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揭示课题。

  2、认读生字:商、场。

  3、教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请学生谈谈自己去自选商场购物的感受。(如:商品很多,价格比校便宜,可以自由选购,很方便等等。)

二、联系生活,交流展示

  1、听说大家搜集了许多商品包装袋,也认识了部分汉字,请读给同伴听。

  2、学习小组的组员互相交流。

  3、将学生搜集的包装袋贴在展示板上。

三、走进生活,情境识字

  1、创设情境。

  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自选商场的商品,有面包、牛奶、糖果、方便面、火腿肠、牙膏、毛巾、洗衣粉、铅笔、脸盆、牛肉干、尺子、作业本、铅笔盒

  2、谈话:小朋友,现在我们这儿便是自选商场了,你们瞧,这个自选商场的东西也不少。

  3、学习生字:东、西。

  4、教师出示词语卡片。

  miàn bāo niú nǎi huǒ tuǐ chánɡ yá ɡāo máo jīn

  面 包 牛 奶 火 腿 肠 牙 膏 毛 巾

  xǐ yī fěn qiān bǐ chǐ zi zuò yè běn

  洗衣 粉 铅 笔 尺 子 作 业 本

  5、教师要求:哪一小组最快记住的词语,便能拿下词卡,作为提货单,凭提货单马上可以拿到相对应的商品。

  6、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拼音认读词语,小组交流,用什么方法最快记住词语,对小伙伴提醒什么?

  7、巩固字词:小组派代表认读卡片,凭卡片现场选购相对应的商品。

  ⑴ 认读注音的词语。

  ⑵ 认读不注音的词语。

  ⑵ 认读词语中的生字。

  ⑷ 怎样记住汉字本、笔?(本用木字加一横的方法记;笔用出示毛笔引导识记。)

  ⑸ 把认读的字词读给同伴听,读给其他学习小组的组员听。

  ⑹ 到教室四周找相对应的商品。

  8、商品分类。

  哪些商品摆放在同一货架上。

  ⑴ 指名摆词卡(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洗衣粉、火腿肠、作业本)。

  ⑵ 读词。

  9、小结:商品分类摆放,人们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

  10、出示句子:在自选商场买东西真方便指导朗读。

  四、热爱生活,拓展识字

  1、环境识字:教室四周中还摆放了许多商品,上面有些字大家可能认识也可能不认识,现在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商品包装或商标上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学习伙伴,也可以请教老师。

  ⑴ 生挑选商品,并认读商品包装上的汉字。

  ⑵ 生到讲台上,找一找相对应的词卡贴在商品上,并读一读。

  2、教师采访购物的学生。

  你选购了什么商品,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

  3、指名生去认读上课时贴在展示板上的食品包装中的汉字、词。

  4、布置任务,课后延伸。

  小朋友们课后再去搜集商品包装袋或商标带到学校,贴在展示板上,当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们认字。

  5、总结:在生活中,只要小朋友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会认识更多的字。

说课稿 篇4

  《诚实的孩子人人夸》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做诚实的好孩子”中的第二主题。下面我就本课的教材特点、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板书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儿童在一年级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遵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精神,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教材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而现实中,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其自制力有限,自觉性还不高,随着其年龄的变化,教师、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学生在不能很好地处理生活中的矛盾的时候,为了避免来自教师、家长方面的压力,便采用了说谎的办法来逃避批评,因此对二年级进行诚实教育,十分重要。

  针对这个阶段学生会说谎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与教师、家长沟通,体验诚实带来的快乐。

  2、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

  3、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其中引导学生说实话,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要敢于承认错误,不撒谎骗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x,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对于刚踏进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要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关键是“兴趣”, 兴趣是步入创造大门的台阶。因此,本节课中,我主要运用交谈、创设情境、多向互动、欣赏、现场调查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建构,使学生掌握初步的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说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儿童的认知特点,我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采用调查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等,注重了学科的整合,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内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他们能敞开心扉与教师、家长沟通,体验到诚实带来的快乐,

  认识到敢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是一个小公民的基本道德,并学会用诚实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本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1、设置悬念 激趣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真假大剧场”表演,通过拉拉明明没有做作业,却装模作样赶紧从书包里找作业的慌张样来欺骗老师的故事为开头,接着让学生为小品续编故事结尾,学生情绪激昂,畅所欲言,续编出了几种不同的故事结局,我适时地引导学生明白:如果拉拉能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那她就是诚实的孩子。如果她到第二天还不能主动承认错误,一错再错下去,那她将受到大家的批评,也可能因不诚实而受到大家的冷落。这种悬念的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x,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2、真情碰撞 实话实说

  为了实现课程的开放性原则,我还邀请了一些家长参加我们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儿童在与家长、教师沟通的基础上,清楚地知道“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逐步养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发展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实话实说中,教师当活动主持人,家长讲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诚实的故事,学生敞开心扉真情释怀,懂得敢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是一种美德,也体验到与教师、家长沟通是多么的快乐。教师、家长和孩子们组成一个真情碰撞的宽松和谐的场面。这个环节中,真实的人、真实的事例给这些稚嫩的心灵直接的触动,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避免简单的说教,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说谎的危害和诚实带给自己与他人的快乐。

  3多向互动 全面调查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取现场调查采访的方式,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到周围寻找诚实的孩子,调查诚实的行为,了解每个孩子对“诚实”的不同看法,让学生们纷纷完成手中的采访记录,并根据所采访同学的诚实行为类别分别将不同的采访记录投入相应的诚实行为分类箱中。

  4、明理导行 情感升华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我让学生通过采访分类诚实行为之后,接着设计了“诚实行为表彰大会”这一环节,在活动中公布了分类箱中被评为“诚实”的孩子,并让家长、教师、学生共同来夸奖这些被评为“诚实”的孩子。学生们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懂得了“诚实是金,诚实能给人带来友谊,诚实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与谅解,诚实的孩子处处受欢迎”的道理,真正体验了做诚实的孩子的快乐。

  之后,我抓住学生已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地分析诚实行为,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时机,趁热打铁地追问学生:我们做诚实的事情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表扬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并适时引导,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做诚实的人不是只为了得到表扬,因为诚实是一种美德,只要人人都拥有它,生活就会更美好。

  五、深入浅出说板书

  板书是学习的导游图,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板书是老师的微型教案,浓缩了教学思路。这样的板书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内容清析,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本课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