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说课稿3

  一、考情分析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说课往往是最常见的考试形式,考试的内容也比较广泛,而在世界现代史的部分中对于经济史的考察,尤为青睐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查的内容比较固定,如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着重掌握这些史实。

  在介绍完考情后我们就来着重分析关于本课的说课稿的撰写内容,考生可以根据考试过程中课时的安排来使用。

二、说教材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的教学内容。教材突出地讲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三个史实,其中“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本课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了解世界现代经济体系形成的重要题材。

三、说学情

要想上好一堂历史课,不仅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还要对学情有深入的把握。

  高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手段,并且已经建立了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他们乐观、积极、自信,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贯彻普通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当适当地给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更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教会他们站在足够的高度用世界史的眼光来看待所学知识。

四、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依据,根据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背景,知道《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与战后三大经济支柱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独立分析世界经济体系发展趋势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

五、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所以本课的重难点是《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

六、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课教学采用了情景设置法、讲述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七、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

  众所周知,一堂历史课如果有好的开头,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使他们心怀期待地投入新的学习内容中去。为此我设计了如下导入:

  首先我通过用多媒体展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的图片并提出以下几个小问题:图片上展示的是哪两个组织?这又是如何形成的?顺势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在新课教学环节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预习提纲,检查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通过知识抢答的方式将提纲补充完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本课的知识框架。这样做既可以为课堂教学节约时间,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去求知,为深入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在学生知识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的情况下和简要了解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背景后,下面我就主要说一下我是如何实现重难点突破的。

  第二目是本课的重难点知识,本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又是考试考查重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取讲述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我先,为同学们简要讲述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的两个机构的服务宗旨,顺势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组织中美国占有怎样的地位;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的依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具有怎样的特征和影响。让学生以历史学习小组的形式来组织答案,每个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整理,最后派代表发言,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情况作适当的总结点拨。

  (三)小结作业

  在新课讲完后,我将带领同学们简单扼要地总结本课的知识内容,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重难点,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能够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置了开放性的作业: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课下与同学自由讨论。

【高一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高一历史说课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说课稿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范文

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

5.高一历史说课稿

6.高一历史课说课稿

7.高一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稿范文

8.人教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