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品】说课稿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上课伊始,预设了“看见图上很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说说,紧接着引出王冕,从而简单介绍王冕,然后问少年时的王冕是怎样一个人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设计了学生自由品读“母子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还进行分角色赛读。

  3、情感式教学法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设计了情感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了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然后紧扣第4自然的重点字词,体会两个“舍不得”说明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在“吃”和“花”两方面的情况,对照王冕,进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说学法

  1、读中悟情法

  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了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2、分析法

  如课文中一句,王冕母亲让他去给人家放牛,他却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还有“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已见。

  3、看图表达

  幻灯片出示书上配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插图,能否用一些好词佳句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

  (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人在画图中”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果图。让学生自由说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反思与少年王冕的差距,激发学习兴趣。

  2、品读课文。

  (1)、简介王冕。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布置活动内容:自由读后,进行赛读。指导朗读。

  (3)、围绕中心,主动探究(教学第2、5自然段)

  教师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对话”.

  哪些字词体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指导朗读。

  (4)、按照时间顺序,多年后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

  (5)、学习第5自然,朗读课文。

  欣赏雨后美景,说说感受?并问这个时候你想怎么做呢?

  3、课堂延伸

  (1)、欣赏二十四孝图的两幅图。《卧冰求鲤》、《戏彩娱亲》

  (2)、联系实际,你喜欢王冕吗?喜欢他什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4、诵读与欣赏

  选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诵读。

说课稿 篇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页《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及“做一做”的练习。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11~20 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一方面巩固了11~20 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做准备。

  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观察,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建立起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弄清四个算式的关系。第二个例题是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的数,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做好准备,同时还介绍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依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够运用11~20各数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地计算。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口算道理,熟练计算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方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2、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动作中思维,在动作中探索,掌握数学知识。

  3、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节课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探究情境——动手操作,引导自主探究——开展练习,实践应用——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样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复习旧知,引入探究情境

  1、口算开火车,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看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复习根据一幅图列出四道算式。

  3、填空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教师小结: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通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较好地把握教学起点,为后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引导自主探究

  第一层:教学例4。我分4步展开教学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让学生说说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然后请学生迅速地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要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13根。(学生摆,教师巡视。)

  2、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

  教师随即提问:10+3等于多少?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用接着数或看小棒计算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10加3等于13。

  3、教师提问:谁能根据算式10+3=13写出另外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0=13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0+3=13,3和10只是交换了位置,得数还是一样的。

  4、指导学生看小棒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教师板书:13—3 13—10=

  教师提问:怎样算呢?引导学生回答:因为13是由1个十和3一组成的,去掉3就剩下10,去掉10就剩下3。

  例4的一图四式虽然学生已经学过,但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教师引导,通过摆小棒来加深对数的理解,让学生在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口算。

  第二层:教学例5。

  1、出示11根小棒,再出示2跟小棒,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在计数器上演示11+2=13的过程。强调2要加到个位上去,强调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一表示一个一。

  3、演示从13根小棒中去掉2根小棒,还剩多少根小棒?该怎样列算式?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请学生上台演示13—2=11的过程。使学生理解算理。

  5、学习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简单介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环节:开展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78页中“做一做”的第一题。

  第一小题:看左图,指名让学生说出图意,再试着把左边的算式填写完整。(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地进行引导)

  第二小题:看右图,指名让学生说出图意,再仿照第一题写出四道算式。

  第2做一做的第二题

  第一小题:引导看左图:求一共有多少个糖果怎样列式?

  列式:13+3=

  第二小题:引导看右图:已知总体求部分,怎样列式?

  列式:17—5=

  3、出示“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题,口答,并抽几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进一步巩固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这一环节的练习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求他们有序地写出所有算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以培养他们的有序思考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各有所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和发展性。

  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回忆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对数学的感受,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