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初中

时间:2021-08-31

【实用】说课稿初中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初中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初中 篇1

  一、说教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和方法的综合”的要求及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拟定为: 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体会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的作用。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导读法、问答法。

  2、质疑法、精讲法。

  3、赏析法、点拨法,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与问题探究的基础上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四、说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又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2、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六一公公、双喜等人的个性特征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探讨文章的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

  2、让学生体会“我”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导入

  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可以说童年时我们每个人最美好的记忆,老是想知道你们童年有什么有趣而特别的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叫做《社戏》,我相信当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后或许你童年的记忆会历历在目的。

(二)、 解决生字词

  (归省 行辈 不惮 絮叨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潺 蕴藻 家眷 皎洁 漂渺 纠葛 模样 欺侮)。扫清阅读障碍,重在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达到汉字的辨形、辨音、辨义的目的,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以美读启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感情,体会情景的交融,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通过适当的朗读培养语感。

  2、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1——3)随母归省平桥村。 (4——30)看社戏的情景。(31——40)看戏后的情景。《社戏》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探究,体验反思

  1、为什么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课文这样有详有略地叙写事件产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讨论明确:这样详写、略写相配合,既表现出农村的诸多乐趣和美好事物,又使文章多姿多彩。)

  3、本文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有何作用?(这是解决文章的另一个重点难点的,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让学生们体会到情景交融、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一特定情感,并要求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4、解读人物,分析形象。

  小说就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形象的把握影响到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因此,应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扣住人物个性化的东西。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双喜和六一公公等人的形象有助于学生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江南纯朴的风土民情的赞美和童年纯真生活的赞美和眷恋。

说课稿初中 篇2

  一、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同时运用赏识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其兴趣。

  二、课程标准

  本节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交往与沟通"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根据学生生活世界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不断生长、延伸的规律,本框题的内容定位在学校人际交往上,前承第一单元"家庭中的人际交往"后继第三单元"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际交往".

  在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学生正在经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因此男女生交往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促进学生性别认同。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性别间差异,学习彼此的长处,扩大交往的范围,提高交往的能力。其次,伴随性别意识的发展,初中生对正常的男女生交往过于敏感,这不利于学校人际氛围的和谐发展。因此,倡导积极的男女生交往。再有对男女生交往中可能产生的爱慕之情,需要正面引导学生,使男女生能正常交往。

  依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男性与女性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早恋,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能够有分寸的与异性同学交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异性同学交往,尊重异性同学;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的情感。愿意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选择并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男女生如何正确交往2.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在教材内容组织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先进行相关活动,然后根据活动结果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学生通过活动有所体悟。因此,我在"做中学,学中做"这一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了"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方法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鼓励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理解运用知识。

  五、说教学环节的设计

  本节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正确交往。(2)。如何把握情感。(3)。如何保护自己。分三大部分讲述: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归纳总结,着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2分钟)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上课伊始,我先出示两组照片,让学生比较哪组更容易区分性别?从视觉上吸引学生。我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由学生自由发言,从而营造良好的乐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二)、自主探究,突破重难点

  我准备通过七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播放歌曲《我是女生》,在音乐所创造的.轻松氛围的感染下自由发言"我是女(男)生",进一步了解男生女生各自的优势特点和性别差异。这一环节我打算分别找3—4个平时较顽皮和内向的学生回答,对他们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使其具有成就感。

  第二步——情境辨析。展示图片: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交往方式,让学生指出画面中交往情境中的恰当和不恰当之处,讨论总结出正确的交往方式。()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男女生交往,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争论,并抓住问题的关键加以分析,之后多媒体展示一些交往技巧

  第三步——出谋划策,解决问题。检验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在此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挥其主动性,充分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通过以上三步活动,突出了重点——男女生如何正确交往,也可以知道学生对性别差异的了解,以及对正常男女生交往持有的态度,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

  第四步——遇到烦恼,我出招。利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学习在类似情境中应思考哪些问题,如何澄清这些问题,达到学以致用。此环节要注意营造自然、信任、坦诚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个别问题一起讨论后,找积极的学生概括总结。这样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会得到锻炼,实现"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第五步——欣赏。利用相关连接内容启示男女生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第六步——澄清对男女生"早恋"现象的认识。学生对男女生情感现象原因的探讨,看清自己或他人的真正需要,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把握情感。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体现其主体地位,使学生明白如何把握情感,突破难点。

  第七步——案例分析: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活动,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此问题主要针对女生,但也需要提醒男生,在交往中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学生齐读多媒体展示的自我保护方法,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既学习了自我保护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归纳总结,思想升华。

  多媒体出示"给全班同学的一封呼吁书"来表达老师的心声,进行小结。

  六、预期效果:

  通过各种情节的变化,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出现自主学习的场面,情不自禁地溶入到教学中来。如果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提出过多或意想不到的问题,老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灵活变通。

  以上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这节课的初步设想,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