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教师说课要点(说案)

  1. 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高职院校在突出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音乐教育。因为校园的音乐活动必不可少,有的专业课程还与音乐有关,如《音频编辑与处理》课,需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所以有必要开设音乐课程,使音乐教育在解决有关课程的学习需要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

  (2)课程作用

  《乐理基础》是数字媒体设计系多媒体制作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怎样识五线谱、简谱和视唱),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今后从事相关媒体的音频制作、编辑等工作奠定必要的音乐基础。

  (3)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继课程的衔接

  《乐理基础》职业技能课(必修课);后继课程《音频编辑与处理》

  2.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为学习《音频编辑与处理》的课程打好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学习了音乐,懂得了音乐,基本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活动。在专业学习的需要与生活中学以致用,以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

  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总学时36,周学时2×18(周);其中授课34学时;

  考试(笔试)2学时。

  考核方式:进行卷面(80%)与视唱(20%)的考试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

  3. 教学内容

  内容的组织与选取

  第一部分(6课时)音符、休止符(简谱、五线谱) ;视唱基础 。

  第二部分(7课时)各种常用记号—演奏法的记号、速度与力度、装饰音记号、

  音乐表情术语。

  第三部分(6课时)节拍与节奏以及各种拍子和拍子的应用。

  第四部分(7课时)音程与和弦(三和弦、七和弦);以及和弦的应用。 第五部分(8课时)调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大小调。定调与调的标

  志、音乐欣赏与合唱指挥

  教材选取

  1、教科书:

  《实用简谱与五线谱入门》邵春良/编著 蓝天出版社

  2、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 作者:李重光 人民音乐出版社

  《简谱乐理知识》 作者:李重光 人民音乐出版社

  3、教学与实践

  学习本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就可超出课程以外教学,加深教学程度,扩大教学范围。

  讲解为视频编配音乐(三大配乐手法):音画统一(同步-情景类);音画并行(平行-叙述类);音画对立(反向-情感类)。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课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和视唱训练,通过视频播放版书,加深教学环节,使学生更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2) 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课)与多媒体投影机、PPT(幻灯机)和练习视唱的实践相结合,课堂上师生问答进行互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3)作业:布置课后作业,下节课讲评。

  (4)课程对象:数字多媒体制作专业。

  教学模式设计

  基本材料与用具:

  1、升降黑板、粉笔。

  2、多媒体投影机、PPT机(幻灯机)等。

  5. 教学队伍

  学校课程教学团队(专兼职)

  6.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们能够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在学习《音频编辑与处理》课时,能够较好地把握对音乐的运用,将来在从事相关的职业时,能学以致用、胜任工作。

  谢 谢!

说课稿 篇2

  第一、说教材。

  本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有关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为人类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第二、说教学设想。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想体现一种新的文言文教学思路。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本人的理解和做法是: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品味探究、适当运用”的十六字方针。“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而且,文言文的朗读必须读出“古味古韵”。本课中我将通过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朗读把对文本的理解逐步推向深入。“注重基础”,即关注学生文言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扫清字词障碍,增强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品味探究”,即不把文言文当古汉语来教,而把文言文当美文来学,让学生增强文学欣赏能力。“适当运用”,即让学生能根据文章的情节、内容、人物性格等信息进行合理的想象、推理,进行扩写、补写、续写(不是说让学生学写文言文),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阅读。本文作者为了突出“孙权劝学”,对材料进行了剪辑处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条件。

  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整个课堂,教师预设大致程序,许多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课堂生成灵活驾驭和调控。

第三、说教学目标。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它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初中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现代文教学共同承担起这一重任,只不过侧重点可有所不同。《孙权劝学》作为一篇精练的文言文,是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好文章。其简练生动的笔墨,个性鲜明的对话,极富特色。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把它放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中,紧扣住单元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名人的品格,态度与精神这一要求,同时新教材将文言文分散在每一单元中,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积累文言知识,提高自己的文言阅读能力。有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并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掌握并能运用文中的成语。

  2、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做到能当堂背诵。

  2、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讲的方式。(在师生、生生交流中,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第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由三国演义说起,引出吕蒙,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教师在介绍时采用说书的方式(用半文半白语言),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二、辨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节奏。

  1、学生自由读,对照注释读通课文。培养学生看注释的习惯。

  2、单个学生表演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握课文的朗读要求。对难句的朗读老师要抓住契机调动学生进行探究,不可轻易放过。在此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激发引导作用,让学生声情并茂,摇头晃脑,拿腔拿调的读,读出古韵古味。

  三、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教师声情并茂的吟诵把学生带入当时的情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同时让学生给老师的朗读挑刺,学生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可被充分激发。

  四、析读课文,理解文义。

  采用文白互读的方式,一学生读原文,另一学生用白话文进行解说。解说时要力求语言生动流畅,再现原文神韵。这样可避免传统逐字逐句翻译的机械和刻板,既可培养学生的文言理解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在文白互读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及时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重点文言词汇的理解。同时,通过投影对常用文言词汇进行疏通检测。

  五、分角色演读,品味人物个性化语言。

  学生扮演孙权、吕蒙、鲁肃,模仿三人的地位、身份、口吻、情态、语气等进行角色朗读,揣摩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学生演读的时候引导他们细细品味,用“------写出了-----”的句式品味文章语言。这样,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探究中就可以轻松的突破本课重点,学习并掌握富有情趣的对话描写。

  六、创造阅读。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不应是被动的,而应参与到对文本的再创作活动之中。文中有多处空白,为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话省略了许多未说的内容;“蒙乃始就学”,如何学,本文没说,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吕蒙究竟谈了些什么让鲁肃大惊?这些内容尽可以让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学生在补充时可文言可白话,可文白夹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七、联想链接,精神内化。

  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用一句俗语或名言或古诗文名句进行解释。

  八、吟诵课文。

  学生能背则背,不能背就读,课堂在课文的吟诵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