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选】说课稿模板八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说设计意图

  自然界充满着神气有趣的自然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式从身边的食物开示的,本活动恰恰贴近幼儿的生活,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且当他们通过自己实践操作找到答案,得出结论时,那种喜悦时不可替代的,从而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而且大班幼儿的求知欲与探究欲很强,他们渴望获得新颖有趣的知识,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孩子问:“老师,天上的云彩是什么做的啊?”“老师,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因此我选择了大班科学活动《水的变化》。

二、说教材

  《水的变化》这次活动选自幼儿园探究式活动课程科学探究大班的活动,它是通过几组实验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三、说活动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师要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操作,体验发现得乐趣,因此我的目标是:

  1.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幼儿能感知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四、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幼儿感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初步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2、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实验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感知水的三态变化,而不是教师直接口述给幼儿这个概念。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心中有目标,严重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开放,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实验法、讨论法。

六、说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热水壶一个、凉玻璃片、装有热水的玻璃杯子、每人一块冰、图表

七、说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数1.2.3把它请出来好吗?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得积极性。

  2、出示冰块,感知,讨论教师出示冰块,引导幼儿感知,教师启发式的提问。(1)小朋友这是什么啊?(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进行参与,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2)讨论水和冰有什么不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满足幼儿得求知欲,也促进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朋友,那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啊?(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敢说敢想,教师并充分给予肯定,做到以幼儿为主)

  3、观察和实验

  实验一

  教师将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幼儿仔细的观察,之后教师再出示相应的图表一。

  提问:(1)小朋友,你们要仔细的观察热水壶,告诉老师你看见什么了?(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2)那水和水蒸气一样吗?(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而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答案,那样就忽视了幼儿的发展)

  (3)想想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啊?(幼儿之间讨论,知道谁经过加热就会比那成水蒸气)

  实验二

  在热水杯上放块凉玻璃片,幼儿再观察,并出示图表二。提问:(1)小朋友,老师在热水杯上放了一块凉玻璃片,你们仔细地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2)你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小水滴呢?(知道水蒸气遇冷就会变成小水滴。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实验三

  幼儿分组实验,自己操作

  教师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块冰,幼儿自己操作,感知观察,动手体验探究的乐趣。小朋友想一想刚才小朋友说了,水在很冷的地方就会变成冰,放冰箱里,在冬天放到外面等等。那拟制到究竟多冷吗?老师告诉你叫0摄氏度以下,很低的温度。出示图表三。4、听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小水滴旅行记》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和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

  提问:(1)小水滴被太阳公公晒着变成了什么?(水蒸气)

  (2)水蒸气在天空遇到冷变成了什么?(小水滴)

  (3)小水滴遇冷变成了什么?(雪)

  (4)最后小水滴又回到了哪?(大海)八、说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以最直观的实验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幼儿充分体验到科学活动的乐趣,而且符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大大激发了幼儿得探究欲望,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说课稿 篇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和时尚运动走进人们生活,得到普遍快速的发展。跆拳道运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和青睐。跆拳道是起源于韩国军事演练的竞技运动,它利用拳脚展现身体潜在的力量、展现出身体的一种美。强调“忍耐克己,礼仪廉耻,百折不屈”的精神。

  1.跆拳道是一项健身的智能性体育项目:能强健体魄,能提高人们防身自卫的能力,能培养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2. 一方面是跆拳道简单易练,并且有一套段位认证制度,人们能够根据段位晋级感受自己的进步。另一方面,跆拳道讲究礼仪,长期练习可以培养青少年懂礼貌的好习惯,这一点深受家长的欢迎。

  3. 修身养性,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跆拳道练习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练习中要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观赏竞技,享受击打艺术的美感。跆拳道比赛或实战时,双方队员不仅要斗智斗勇,而且还要通过高超的技艺展示跆拳道技术动作的优势。尤其是跆拳道变化多端、尽现人体机能特点的腿法技术,在对抗中高来低往,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同时初一的学生主动能动性有所欠缺,这也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前横踢的基本技术

  教学难点:提膝转跨 鞭打

  五、教学方法:

  活动中:1、采用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演示教学法。

  2、自主探究合作演练法,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六、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横踢技巧和了解跆拳道的知识,提高跆拳道运动技能。

  技能目标:90%的学生基本掌握横踢的技术,明确横踢在跆拳道比赛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及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七、教学流程

  (一)、开始部分:教学常规

  集合整队、安全教育、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

  (二)、准备部分:

  1热身运动,以“抱团”游戏代替枯燥的跑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

  2专业准备:

  (模仿动物,高抬腿、腰部运动,横叉、竖叉)对横叉、竖叉做的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学的好的护墙抱腿。为学习前横踢做准备。

  (三)、基本部分:学习前横踢

  为了达到连贯、协调、平衡的教学目标,在主教才的学习过程中打破了以往讲解——示范——练习 的单一形式,采用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练习方法。首先:让学生侧卧在垫子上面练习,再让学生手护把杆练习,最后让学生站立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不同的错误动作,采用不同方法。通过学生间互帮互学,使学生一步步正确地完成动作,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喜悦。

  1、教师讲解示范建立动作模型

  2、学生模仿练习 :学生自由模仿,然后比比谁做的最科学。

  4、分解练习:

  提膝顶球,解决提膝的问题。

  支撑转动,解决转跨的问题。

  侧卧地鞭打、扶把杆鞭打,解决鞭打的问题。

  5、完整练习:

  集体练习,师生同练,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率。

  分组练习:全班分成四组,小组长负责,培养助手,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6、教学比赛:

  分四组进行比赛,每组的组长为评委。学生评价、组长评价,老师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打破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四)、结束部分:

  1、 小结本节: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其他的同学给予鼓励并提出希望。

  2、 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