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4

  《青花瓷》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 本活动是自选教材,课题《青花瓷》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一个知识点,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呈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在纸上随意画出任何图案,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图形表现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 美育目标: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和乐趣,并且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 知识目标:学生能了解青花瓷花纹的主要特征,感受其典雅高贵的美,知道青花瓷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3)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尝试用各种图形装饰花瓶

  三、说重难点

  根据活动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了解青花瓷花纹的主要特征。

  (2)独立用各种图形装饰圆盘。

  四、说教法:

  1、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观看青花瓷图片和实物,让幼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互动法: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手来,有师幼儿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观察指导法:美术活动幼儿操作环节中,经常说到“教师巡回指导”,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标不明确,需要的巡视来加以指导,也能增加幼儿操作的安全感,同时也便于掌握幼儿在操作中的随机信息,然后老师再把这些信息抛给幼儿,让幼儿说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幼儿的实践操作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加突显老师再活动中引导者的角色。

  五、说学法 :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索活动,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对青花瓷实物和图片的观察,提高了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想象思维的发展。

  2、操作法:让幼儿通过绘画了解青花瓷图形的特点。

  3、展示法:让幼儿在展示自己的作品过程中真正体验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使幼儿在表现、交流中分享探索绘画的过程和结果。

  六、说教学流程

  (一)、欣赏青花瓷花瓶照片,发现青花瓷花瓶的装饰纹样特点

  1播放歌曲《青花瓷》,幼儿随着音乐一起进入活动室。

  2. 出示青花瓷实物,让幼儿欣赏,引起兴趣。

  3.欣赏一些青花瓷的图片,观察每张图片上都画了什么。教师小结:古代的人们很聪明,把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花草、动物、人物等各种美好的东西都画在了花瓶上。所以,这些瓷花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二)、观察青花瓷花瓶绘制步骤图,了解"青花花瓶"的绘制顺序与装饰要点

  1.观察图示,熟悉"青花瓷花瓶"绘制的顺序。

  2分析布局图示,了解青花瓷花瓶绘制的装饰要点。

  师(小结):花瓶的花纹可以画花朵、太阳、人物、动物等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要注意将花纹或图案画在花瓶子上,画得饱满和圆润一点。边上的花纹要排好队,不能乱画。

  (三)、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可以根据幼儿能力差异,分别进行语言提示或示范指导。

  (四)、展示幼儿绘制的青花瓷花瓶,相互欣赏与交流

  1、展示幼儿的作品,请个别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

  2、采用幼幼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进行讲评,重点围绕主题花纹设计、花瓶边花纹排列、整体布局、艺术审美等展开。

说课稿 篇5

各位专家: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平面向量的概念》,这是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七章平面向量中的第一节的内容,我将尝试运用新课改的理念、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本节课的教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要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下面我将以此为基础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五个环节,向各位专家谈谈我对本节课教材的理解和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量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个新的矢量,向量概念是《平面向量》的最基本内容,它的学习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向量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如向量间关系、向量的加法、减法以及数乘等运算,还有向量的坐标运算等,因此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平面向量的定义,会用有向线段和字母表示向量,能辨别数量与向量;

  2)识记向量模的定义,会用字母和线段表示向量的模.

  3)知道零向量、单位向量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对向量的学习,能体会出向量来自于客观现实 ,提高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方面的能力,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向量的定义,向量的几何表示和符号表示,以及零向量和单位向量

  教学难点:向量的几何表示的理解,对零向量和单位向量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1)能力分析:对于我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薄弱,虽然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成运演阶段,但并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认知分析:之前,学生有了物理中的矢量概念,这为学习向量作了最好的铺垫。

  (3)情感分析:部分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探究欲望,能主动参与研究.

三、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教学法,引探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并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学法:在学法上,采用的是探究,发现,归纳,练习。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概括、归纳、类比等发现和探索过程.

四、教学过程

  课前: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以生为本我选择生本式的教学方式,以穿针引线的方式设计了前置性作业。其中包括一些向量的基本概念,并提出:

  1、你学过的其他学科中有没有可以称为向量的?

  2、向量的特点是什么?有几种描述向量的表示方法?

  3、零向量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目的是通过课前的预习明确自己需要在本节课中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我会在上课前就学生的完成情况明确主要的教学侧重点,真正打造高效课堂。

  课上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数学的学习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由生活的实例引入,在对比于物理学中的速度、位移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给出本章研究的问题平面向量

  【设计意图】形成对概念的初步认识,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准备。

2、 形成概念

  结合物理学中对矢量的定义,给出向量的描述性概念。对于一个新学的量定义概念后,通常要用符号表示它。怎样把我们所举例子中的向量表示出来呢?

  采取让学生先尝试向量的表示方法,自觉接受用带有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明确为什么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引导学生总结出向量的表示方法,强调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区别。结合板书的有向线段给出向量的模。

  单位向量、零向量的概念

  【即时训练】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

3、 知识应用

  本阶段的教学,我采用的是教材上的两个例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平面向量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求模的基本方法,提升识图能力.

4、 学以致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本环节我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开展教学,小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再次加强学生对向量概念的理解。

5、课堂小结

  为了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并且将所学做个很好的总结。设置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各种角度入手)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强化重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6、 布置作业

  出选做题的目的是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层层递进,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问题为驱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而最后的实际应用又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对本节课更深一步的思考和研究之中,从而达到知识在课堂以外的延伸。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说明,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