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荆山楚水》,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通过欣赏《荆山楚水》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与评述,体会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的表现方式。

  2 、能力目标:结合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大胆地想象、联想,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湖北山水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湖北山水的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发现追求,对生命和自然的亲近。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意识,感受成功体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使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和认识自然美,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湖北省内的名山、名水、名景、名人等。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以合作交流,自己分析出作品中艺术家对湖北山水赞美的角度与形式,通过对艺术家作品的与审美价值的了解。探究和体验,理解不同艺术的表现形式。

  四、说教材处理

  ⑴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将教材与多媒体的结合,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

  ⑵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的顺序,通过图片欣赏,分析,动手操作,来增加学生的印象,培养能力。

  ⑶精心设计活动。突出探究性、趣味性,通过观察、分析、评比的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五、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初步学会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审美能力

  2.问题解决式教学: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说学法

  1.学会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学会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理解艺术源于生活。

  3.以图为媒介,指导学生用眼识图、用脑析图、动手绘图、开口说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七、说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

  二),新课导入

  1.师生互动。

  三).美术作品赏析。

  1.湖北省总介。

  出示湖北省地图,对湖北进行一个简介。

  2.黄鹤楼故乡。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山东蓬莱阁、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3.长江——当之无愧的湖北文化代表。

  4.三峡大坝——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

  5.神龙架景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

  6.阳新仙岛湖——荆楚第一奇湖之美誉

  7.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分析并得出结论:山美水美,湖美,荷塘美。

  播放《洪湖水浪打浪》歌曲视频,提高学生兴趣。

  8.看图介绍湖北名人。

  通过游戏的方式与学生形成互动。突出湖北人杰地灵。

  9.介绍湖北的魅力古都——襄阳,以及襄阳城从古至今的伟大变化。

  10.介绍我们黄梅的五祖寺及黄梅戏。(播放一段黄梅戏《天仙配》,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黄梅的文化特色。)

  四)课堂作业:

  争当出色小导游: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例举出武穴有名的山水景点,及文化特色。

  五)课堂小结。

  荆楚是鱼米之乡,荆楚有很多名胜古迹,荆楚人杰地灵,一句话,荆楚山美.水美,人更美。

  八.说板书设计(略)

  九.说教学反思

  我这节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采用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让学生通过看、听、思、议、做的教学步骤,使学生通过湖北的山、水、名人、古迹的欣赏和分析,更深刻的了解湖北的文化特色,以及山美,水美,人杰地灵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这节课教学中的一点尝试,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课题是《鲸》,下面我从教材的特点、学习目标、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说教材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第一篇。本组课文都是说明性文章,意在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并了解说明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鲸》一文介绍了有关鲸的体形特点、进化历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选编本文的意图,1、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2、体会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3、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对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其中,重点是:1、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 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有关鲸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本课预计2课时完成。今天我主要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共分五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三)、汇报交流,精讲点拨,(四)、巩固检测,(五)、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宽阔的海面;深海中各种海底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嬉戏;一只巨鲸浮出海面)在这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生答:鲸。师板书。汇报你搜集的有关鲸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2、检查预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字音、字形掌握情况。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生自读自悟,质疑,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了解鲸的特点。师提示采用找中心句和列提纲的方式来把握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环节设计正是这个理念的具体实践。

  (三)、汇报交流,精讲点拨

  生小组合作后,基本能够把握鲸的特点,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

  家、演说家、导游中的一个角色,来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要读出鲸的特点;当画家的要画出鲸的特点;当演说家的要讲解出鲸的特点;当导游的要解说出鲸的特点。小组内评议。然后推举一人代表,在全班内交流,师生共同评议。在生汇报的时候,师相机板书鲸的特点。

  【设计意图】新课程强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采用角色置换法,将阅读转变为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在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通过生的汇报表演,可以看出学生对鲸的特点认识和把握比较准确与全面,此时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体会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相机出示课件:“课文是怎样把鲸的特点介绍清楚的?”划出有关的语句。

  根据生的回答,师课件出示改写后的句子。例如:鲸很大,很重。让生与原文对比阅读,体会哪个表达更好?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自读体会,小组内交流,进而班级内交流,师根据生的回答,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语句,指导朗读,并相机板书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环节重在学法指导,为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巩固检测

  为了将鲸的特点说的具体、准确、生动、形象,作者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你学会使用这些方法了吗?

  师课件出示有关鲸的图片,生借助学到的说明方法做口头练笔。

  1、以某一类鲸(如白鲸、虎鲸、蓝鲸等)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

  2、为海洋馆写一段关于鲸的解说词。

  选做其一。

  (五)、拓展延伸

  师肯定鼓励生的口述后,引导生关注自然,激发其保护鲸的意识。

  鲸是一种古老的生物,但它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而且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污染,鲸的数量急剧减少,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为鲸做些什么呢?

  布置作业:

  1、 拟宣传保护鲸的标语,张贴于自己生活的社区。

  2、 小组为单位,在自己生活的社区,举办有关鲸的讲座,倡议人们关注海洋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选作其一即可。

  【设计意图】将课堂学习引向课外,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并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们,从而将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五、板书设计

  鲸

  外形特点 列数字、举例子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打比方、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