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有关数学说课稿合集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说课稿 篇1

  这节课我执教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数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智障儿童,缺乏社会经验,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了解。培智四年级学生学习了1—10数序知识,但还没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基于这种情况,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本节课主要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通过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会简单的取币、换币。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币值和商品功能,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懂得勤俭节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

  1、在活动中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以及元、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元、角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兑换,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认知、活动、练习、总结四个阶段。在认知阶段,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交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掌握1元=10角。本课活动设计了“买票乘车,买门票,购物”三个环节。“买票乘车”环节使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认识1元;“买门票”环节使学生理解10角就是1元;“购物”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体会人民币的币值和商品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本课的练习设计体现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在认识人民币上的国徽图案,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在学习人民币单位时,要懂得节约不浪费;在实践活动时,教育学生要友好合作,文明购物。

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2. 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十几减九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和九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3.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九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九。

  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教材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并理解十几减九的算法。

  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种智慧品质的方法。”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创设情景,活跃气氛;引导参与,探究算法;自选算法,尝试练习;

  分层练习,在玩中学;总结体验,扩展延伸

  (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一开始我便用猴老板卖桃子这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件出示:猴老板喊:“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快来买呀!”小兔走过来,说:“猴先生,我买9个”。

  提问学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该怎么列式?又是怎么计算呢?

  这样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引导参与、探究算法

  首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新知的学习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让学生学会迁移,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和九的加法之后,已基本了解了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可大胆放手,让学生以6人小组,充分利用自己的学具,自主学习,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同时还应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可以不利用学具,直接想出结果,也应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寻找适当地机会用课件演示拿桃的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一个一个拿,拿了9个,还剩3个;

  (2) 先拿盒子外的2个,再拿盒内的7个,这样一共拿去9个,还剩3个。

  (3) 从盆里拿出9个,剩下1个和外面的2个合起来是3个;

  (4) 先从12个中去掉10个,再用多拿的1与2合起来是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