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3)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分苹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上)第40-41页的内容。从教学知识角度来叙述今天的内容是“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法”本课的知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了9以内加减法的基础的进一步升入学习。原教材与新教材比较可以看出新教材的《分苹果》这课,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始终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全身投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本课的一条主线从游戏开始在从游戏结束。

  二、说教学目的难重点

  1、知识目标:初步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10减几和的数是10的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数10的组成生活处处都有数学,通过游戏使学生愉快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信息。

  教学重点: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是本课的重点。任何方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的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说教学难点:1、10减几的减法计算是本科的难点。说他是是难点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学前教育加法的力度大,减法的力度小、学生计算减法的基础薄弱。<2>学生年龄小做减法的思维过程难度比加法大。

  三、说教法

  (一)把“问题情境化”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激发求知欲,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为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选择了贴近学生的材料“分苹果”“吃苹果”“贴树叶”。....把要学的知识与生活背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景问题去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身心品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二)、加大活动力度提高教学力度

  六七岁的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兴趣以调动。但他们注意力不能持久。意志力薄弱。让学生长时间计算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符号上,必然会感到单调和乏味。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掌握,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全课学生有两分钟左右的时间不在动,其余时间手、脑、眼、口都在活动。例如“分苹果”“考一考”使学生身心多种器官协调并用。把学生真正推向学习的主人翁位置。极大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做到发展。

  (三)、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1、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请轻学习结果。这也是新教材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意考察学生在学习活动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过程,是否乐于与同学进行合做交流,是否有学习兴趣,真诚,不受谎话。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课堂采取同桌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教师的权威作用淡化,同时也是一种巩固知识的方式。

  3、评价起点不同,学生入学不仅各方面的能力、态度、习惯和数学知识基础不同,个性差异很大。教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恰当的评价。

  四、说学法

  1、动手操作

  通过学生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获得数学知识,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分10个苹果,使学生感知10的分解。再通过指名上分,使学生思维规律化、有序化。最后,通过对比观察完成10的分解合成。这些都是在操作中进行,操作中完成。

  2、在游戏中学习

  通过“吃苹果”、“贴绿叶”、等游戏,有意引导学生在小小游戏中操作,为学习时间而“动起来”,例如“打靶”等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种竞争意识是孩子们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空难挑战的学习习惯。同时小组游戏中,又加强组织和纪律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起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游戏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使学生渐渐变成“乐之者”,一步步走向“乐学”大门。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拍手引出课堂内容,板书课题。

  2、分苹果

  学生拿出10个学具苹果把它分成两堆,学生任意放,看看有几种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这一组练习的目的,感知10的分解,活动贴近生活,学生操作一分钟左右,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做事有顺序、有规律。教师板书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9 8 7 6 5 4 3 2 1 0

  让学生观察后提问,哪一组与哪一组可以合起来,变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学。

  10 1 2 3 4 5 9 8 7 6 5

  教师和学生总结出得数是10的加法

  2、吃苹果

  我设计吃苹果即学习10的加减法,10个苹果吃了几个,还剩几个。怎样算式表示。教师板书减法算式

  3、记忆10的加减法,

  学完新知识给学生记忆的时间,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系统的记忆一下很有必要,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铺垫,有使知识系统化。

  4、 巩固新知识。

  两个游戏巩固了1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练习,活跃课堂气氛,把整节课推向。......。

  5、说板书

  板书简明同时又是一图四式的教学埋伏。

说课稿 篇5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框是第一节内容的深化,由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事物的变化,哪么事物变化的状态是怎样的呢?这是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它的侧重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教育,为下一框的方法论,乃至全课教学目标中思想觉悟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在知识方面:要使学生认识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质变量变的关系。

  2、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理论的能力,反之,本框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举一反三,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3、觉悟方面:侧重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为下一框题集中进行方法论、人生观方面的教学奠定理论观点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

  1、重点: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既是本框重点,也是全课的重点之一。从世界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教育的有机结合来看,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不仅可为下一框,更重要是为下册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实际中看,这些观点,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它更是辩证法的基本内容之一。

  2、难点: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与排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这一问题,教材没有展开,学生理解可能会有难度。

四、教材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应以实际事例为依托加强理论分析为主,再由学生讨论在学习中如何体现与运用这一理论,以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在难点突破上,应以事例为主进行分析,特别应举一些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密切相关的例子,如8-1>8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思维。

五、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以学生朗读或放录音的方法播《荀子·劝学》全文,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积跬步”,“积小流”,以及如何才能“至千里”、“成江海”,由此引出: [一、量变、质变的含义(板书)] 继续由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至千里”“成江海”得出: [就不会有千里,不会有江海。进而让学生懂得: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教师总结: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的变化发生,所以,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教师再由“田忌赛马”的动画的播放,引出。 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序的变化引起质变,引导学生讨论这一理论在学习中的运用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觉悟。比如,用8小时学习的效果还不如用7小时学习,用另外的一小时锻炼身体,同样8小时,效果却不相同。

  教师通过过渡引出: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板书)]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其一,这里可结合第三课的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来讲,做到复习旧课,提高水平,增强学习知识的系统性。 其二,要讲好量变到一定的度必然引起质变,也只有达到一定的度,能才引起质变的区别。 为下节课讲好坚持“适度”的原则和“重视量的积累”这一知识点打下基础。 最后教师总结质变不是变化的结束而是新的量变的起点,加强学生“发展观”的教育,提高觉悟,用题目练习的方式巩固新课。 1、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与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关于说课稿集锦五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五篇

2.说课稿汇总五篇

3.【实用】说课稿五篇

4.【热门】说课稿五篇

5.说课稿集合五篇

6.【精品】说课稿五篇

7.说课稿汇编五篇

8.【必备】说课稿五篇

9.说课稿合集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