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2

  1、活动目标

  2、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3、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之所以确定这样的活动目标,首先是以《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和科学领域的目标为依据,以中班幼儿年龄特征为出发点来设计,是基于豆制品对人体的营养价值而定的。在目标里,我把培养孩子情感、态度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力求通过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探索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知识和技能。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教材重点是:帮助幼儿了解黄豆及其制品具有丰富营养,有益人体健康。

  教材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方式辨别黄豆、区分豆制品。

  根据幼儿认识事物的规律,这一活动,我设计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基本部分)

  是这一活动重点、难点所在,也是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部分,下面我着重谈谈这一部分的设计。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

  2、调动起幼儿各种感官。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在众多豆类中,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

  3、通过师生共同。

  4、讨论

  5、引导幼儿讲述、总结出黄豆的外形特征。这个环节是一个让孩子们相互探讨、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运用谈话法,引导幼儿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幼儿在宽松、和谐、平等的气氛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新知识。(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第一:通过教师讲解,加深幼儿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

  第二:引导幼儿运用生活经验,说出所了解和认识的豆制品。

  第三: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益于人体健康。

  这一环节,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以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将所建构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和巩固,以此来突破本活动的难点。

  第三部分(结束部分)

  通过观察豆芽,激发幼儿探索豆芽生长过程的兴趣。为幼儿有兴趣的进行延伸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比较法、尝试法、游戏法、讨论法等几种方法相结合,并注重动静交替,这一切都是以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使其自由探索、发现、生动活泼的环境,让幼儿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我有一个梦想》。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六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说教材】

  《我有一个梦想》被安排在高一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II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应出于以下考虑:

  1、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人们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2、它是位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与悼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之间的一篇政治演讲词,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启下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多种修词手法的运用

  【说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薄弱,个别学生存在着语言表达不够清晰、流畅。

  2、教学目标制定的理论依据: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欣赏演讲名篇,体会演讲风格,学习演讲技巧。注重说写结合,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和口语训练。

  3、制定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⑴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作者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⑵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揣摩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探究语言的深层含义。

  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倾注在所述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词,使其具有如此语言特点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表达方面的困难,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表达能力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2、难点: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由于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没有深入的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而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他讲话的深远意义。所以我把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说教法与手段】

  根据上述设计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及依据: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发展;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的理论指导原则。我具情选择了四种教法和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1、说教法:

  本文是应用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并根据我班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⑴ 诵读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

  ⑵ 情境教学法。在多媒体及教师充满感情的讲解中,使学生融进作者演讲的氛围中去,正真领悟到黑人所处的境况及作者那饱满感情的演讲。

  ⑶ 课外延伸练习法。通过引导学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练习写排比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⑷ 探究品味法。结合背景材料对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进行探究,和重要语句的探究。

  2、教学手段:

  为了使我根据教材而设计的三个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得以的突出和突破,达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同时也为了配合以上我选择的四种教法得以完满实现,我决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全程教学。利用电脑的信息容量大,操作简便等优点,形象生动的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说学法】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方法:

  1、让学生学会在探究中学。通过对黑人严酷处境的探究和对文中重点语句的探究,培养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学会在读中学。通过诵读法指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演讲词内在的魅力,学会在读中学。

  3、让学生学会在练习中学。通过课外延伸练习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学能力。

  【说教学程序】

  按上述我设计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及所选的教法和学法指导等要求,对《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过程,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的目的,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第二课时,在朗读中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1、导语设计:从麦克尔乔丹和麦克尔杰克逊等黑人明星图片入手来导入本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名人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请同学简介这篇演讲词的作者和时代背景。(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3、本文问题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梦想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怎样实现梦想?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理清作者演讲的思路。)

  4、让学生齐读或个读本文的三个部分,并在每一部分提出问题要学生回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概括要点)

  5、问题探究:

  ⑴ 为什么到第17节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梦想?放在后边起什么作用?

  ⑵ 如何理解文章第二段所反映的事实?美国不是很富有吗?不是标榜本国最讲人权吗?结合背景材料和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残酷事实谈谈你的理解?

  6、总结演讲词的特点,由演讲词的特点过渡到本文语言特点,让学生说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具备怎样的特点?(大量运用排比句式)引出本课的重点内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并应用到写作中去。

  7、比较阅读:第二自然段中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部分学生读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部分学生读未删掉一百年后的今天)让学生字朗读中体会排比句式的作用。

  8、把文中的其他排比句找出来诵读,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采用个别朗读与齐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本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9、拓展训练,我主要通过多媒体出示四幅画面,指导学生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当堂训练,写一段排比句(不少于四句)。

  【说板书】

  这个板书设计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也显示了教学流程:

  我有一个梦想

  马丁·路德·德金

  马丁·路德·德金的梦想──民主、平等、自由

  黑人的处境──骇人听闻

  排比句式的作用:

  1、语言有气势。

  2、感情充沛。

  3、(结合演讲词这种文体)会使听众受到鼓舞。

  作者斗争的决心──永不满足,除非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