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4)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下午好!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美术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也许大多数的老师在看到教材之后,首先就会想到设计语言或音乐活动,而我却选择为小班幼儿上一节简单而有趣的手指点画课。这个选择首先来源于近十年的从教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美术教育对于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它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一件美术作品,既能表现幼儿天真的心灵,又能反映他们不同的个性。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美术作品去影响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下面,我就从活动内容和活动主体(即幼儿)这两方面,具体分析一下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一、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时下正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各个年龄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小蝌蚪、青蛙作为表现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儿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脑袋,细尾巴的家伙也是自然角里的常客了。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育资源就来自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适应了《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这点要求。在幼儿听过故事,学过歌曲和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二)说幼儿再来谈谈活动内容与活动主体(即幼儿)之间的适应性关系。《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还记得这个学期,我刚接任小四班,第一次给他们上美术课时,竞然有大部分的孩子举着水彩笔对我说,老师,我不会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会无从下笔呢。我想,主要应该取决于成人对待幼儿美术活动的态度。首先是教师,直接参与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可能是孩子们眼中的权威。那么,教师能否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对孩子的发展就至关重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根据这些精神,我在平时的美育活动中,就有意收集一些简单而有易于幼儿表现的教材,就像今天设计的这节手指点画课,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在轻松自由的创作中,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二、教学目标定位: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这点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所在。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

  2、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3、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这点不仅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也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三、重点和难点:目标3的实现,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主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前面已经分析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节课的难点,主要在幼儿对小蝌蚪各种动态的表现上。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就是难点所在,也是目标1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四、教法和学法: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的教学法有直观演示法,在课的开始部分,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课题后采用了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最后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后,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幼儿的学法主要有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活动准备: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要求幼儿在课前已学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歌曲(准备好故事和歌曲录音磁带),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课件和一张青蛙妈妈的大图片;主要用来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来贯穿课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盘黑色的颜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笔。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与作用:

  《夜色》是20xx年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觉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1个生字。会写“色、看、晚、再、外、爸、笑”等7个字。学习1个新部首:“厂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今天,我将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短期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法的选择: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

  2.情境陶冶法

  3.游戏法

 四、学法的指导:

  1.朗读法

  2.圈点自学法

 五、教学过程:

  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我将在第一课时安排如下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

  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紧抓导入这一环节,在班级做个小调查:“你晚上怕黑吗?”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第一小节:

  1.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有作用吗?

  3.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

  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原文: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学生读一读,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

  7.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8.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过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理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

  今晚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感受夜晚的静谧。

  第二课时,我准备集中安排识字写字教学,就不再一一赘述。

 六、板书设计:

  本板书力求简单,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括出本文的重要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从怕黑到不怕黑的故事。

  夜色

  怕黑------→不怕黑

七、教学反思:

  《夜色》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本文以小朋友对夜色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夜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简短的诗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