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说课稿(5)

时间:2021-08-31

  《桥》说课稿6

  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各位一起探讨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搭纸桥》。说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活动生成

  桥梁是人类所建造的最古老、最壮观、最美丽的建筑工程,桥梁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桥,同时在语文学习中也学过《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等有关桥梁知识的课文,学生对桥梁有一些基本的认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要尽量做到工具简单、材料易找、花费节省、操作简便、学生喜欢,基于这种认识,我选择了利用废旧报纸“搭纸桥”这一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能力。

二、 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践的,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本主题的特点以及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活动的总目标。

  1、 认知目标

  围绕活动主题,了解有关桥的造型的知识。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如何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合作、反思、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对桥的造型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桥的造型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桥的设计引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生活中知识的关注。

三、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1)、分活动小组:选出组长、成员分工等。

  (2)、活动前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桥梁造型的资料。

  (3)、搭纸桥工具:纸张、剪刀、胶水等。

  2、教师准备:

  (1)、教师也搜集有关资料。

  (2)、准备砝码等。

四、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生成主题

  播放一组包含多幅桥梁照片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

  桥是如此的美丽,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可以设计自己的桥。

  2、探索交流 制作完成

  1、学生组内讨论要制作什么样的纸桥,做好分工。

  2、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及组员分工情况。

  3、学生合作制作纸桥,教师随机指导。教师指导要有目的性,重点关注一些技术难关。如:桥墩与桥面的结合等。

  3、展示交流 汇报成果

  (1)、学生制作完成后,推选一位或者共同介绍自己的作品。

  (主要介绍所制作的桥的类型、功能、优点以及承重能力等)

  (2)、学生对桥进行承重测试。

  (3)、教师要适时的对学生的作品做出一定的肯定性的评价,也可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4、自主评价 课外延伸

  1、小组之间依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互相评价作品,评出最佳设计奖、最坚 固奖等奖项。

  2、选出综合表现最好的作品,准备参加全县小发明、小制作活动。

  (学生可能一时评选不出,存在争议,同时由于时间关系,作品粗糙,鼓励学生课下进行加工,力争更精美,再评选。)

  《桥》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桥》的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上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语言,理解内容,深刻感受共产党员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说学生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语言感悟的能力。对于本课扣人心弦的故事,学生的阅读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够深入。

四、说教法

  1、针对学生认知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挖掘文本的价值,体会语言的魅力,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媒介,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感性资料,尽可能多的把课堂交给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

  2、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探究文本思想美。

五、说学法

  学生主要通过自读自悟,思考,探究等方法体会洪水的凶猛与无情。

六、说课前准备

  准备洪水暴发的图片及重点句子的课件。

七、说课时安排

  我准备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抓住文中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第二课时 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八、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视频资料)。

  看完资料,同学们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预设:我想到了洪水是多么可怕,洪水又是多么的无情啊。

  2、出示课件(板书:16 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在洪水袭来时人们自救的文章。

二、自学生字词。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新词。

  2、交流汇报。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学生回答。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3、集体朗读。

四、再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凶猛。

  1、轻声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雨水和山洪凶猛的句子。

  出示课件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雨水非常大?谁来读一读?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指导朗读,读出洪水的凶猛与可怕。

  3、出示课件观察画面。

  这就是当时洪水袭来的情景。看了这幅画面,这场洪水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吗?

  4、出示课件引导:当洪水突然袭来的时候,村庄里发生了什么?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

  5、引导:人们找到生路了吗?是什么?

  预设:找到了,是一座窄窄的木桥。

  6、引导:桥是一座窄窄的桥,人是一百多号人,水已没到了腰部,如果人们毫无秩序地抢着过桥,会造成什么后果?

  预设:(桥毁人亡)。

  7、引导:然而惨剧有没有发生?(没有)是谁扭转了局面?是谁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指名回答: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五、品读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1、出示课件,提问:年迈的老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呢?请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面临危机时,老汉的神情是怎样的?(沉着镇静)谁能读出老汉的沉着镇静和威严来?

  (2)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指导朗读。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A、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的词。(冲、揪、吼)

  B、你从这些动词看出老汉当时的心情怎样?

  C、你能用生气的语气读出来吗?

  问:从“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这句话看出老汉怎样的神情与品质?

  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领悟了《桥》这篇课文中洪水的凶猛和无情,更加体会到了老支书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伟大人格。

七、思维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老汉说些什么?或者你想用怎样的语言去赞美老汉?

【《桥》说课稿(精选7篇)】相关文章:

1.《桥》说课稿

2.《桥》说课稿

3.《桥之美》说课稿

4.关于《桥》说课稿

5.课文桥说课稿

6.《桥》说课稿设计

7.精选关于《桥》的说课稿

8.小熊过桥说课稿

9.关于桥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