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认识面积的说课稿集锦

篇一:认识面积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1) 课程内容:《认识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

  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2) 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们周长计算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理解面积,从而概括出面积的含义。面积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相对较难,学生学了这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位为:

  (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能力目标: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体验数学知识缘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2)、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关键是结合教材提供的实例,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及操作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二、教法和学法 (1)情境教学法:课一开始,创设“涂色”比赛形式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知作了较好的铺垫。

  (2)直观教学法:充分利用实物、学具、教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愉快学习新知。

  (3)认知冲突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低中年级操作随意性大,对学生的操作必须适当指导启发,另外根据认知冲突论,教学中我不断设置矛盾冲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合作、操作学习法: 切实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操作实践活动,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理解概念。充分调动学生手、口、眼等多种器官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为了更好实现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在课前准备了卡片、格子纸、硬币等工具。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出示课件)篮球场和教室两个场地,叫学生来分配人数打扫这两个地方。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分配方案?

  生:我们小组分的人数是打扫篮球场20人,打扫教室10人. 师:说说你们组这样分的原因

  生:因为篮球场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大

  师:原来是篮球场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积。

  (分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由此引出面积)

  (二)探索面积的概念

  1、说一说:你们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面呢? 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冰箱的面、??

  2、摸一摸:铅笔盒的面、数学书封面、桌子的面

  3、比一比:

  ①教师的手掌和学生的手掌。

  让一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手掌,教师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手掌,让全班其他同学比一比两个手掌表面的大小。

  ② 1元硬币和5角硬币。

  ③数学课本的面和数学练习本的面。

  师:我们在比它们的什么?(生:面的大小)

  小结: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怎样?

  生:面有大有小。

  三)、结合具体实例说说面积的含义。

  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板书:表面的大小 面积)

  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说。

  课本封面的大小呢?(多指名几个人说)

  回忆一下,你刚才摸的是物体哪个面的面积?能照样子说说看吗?(指板书)

  (四)、联系生活拓展。

  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能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先小组说,再集体交流。

  小结:看来面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很普遍的,只要大家多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适时地揭示面积的初步含义,并让学生直接使用“面积”一词进一步观察、比较和描述,加深了对面积意义的理解。)

  (五)、实践活动:

  (1)制造认知冲突。

  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

  师:你们觉得哪个图形面积大?

  生:长方形面积大

  生:正方形面积大。

  师:看来有争议。有什么办法知道吗?那现在你们就利用学具分小组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

  (2)体验借助工具比较图形的大小的方法。

  ①学生拿出剪好的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附页2中图5) ②小组活动。

  ③学生汇报。(投影显示活动结果,并配合课件演示几种比较方法) 生1:我们小组是用摆硬币的方法,长方形共摆了10个5角硬币,而正方形共摆了9个硬币,所以我们认为长方形面积大。

  生2:我们小组是用画格子的方法,数出长方形的格子要比正方形要多。

  生3:我们小组是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要大一些。

  小结 :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在用画格子,数格子的方法时,所画的每一个格子的大小应一样大。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3)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1、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2、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