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和线段》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最新《直线和线段》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直线和线段》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直线和线段》说课稿1

  教学内容:

  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第10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并能区分直线和线段,会量、会画线段

  2、提高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分直线和线段,会量、会画线段。

教具准备:

  投影仪和投影片。

教学过程:

  小灵通和小机灵带我们去漫游数学王国(投影图画),你们愿意去吗?数学王国里有许多数学知识等着你们来学习。看,今天学什么?

  1、新课

  (1)直线的认识:

  ①两组线对比:(投影)

  左、右两组线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线不是直的,右边的线是直直的。这四条直直的线是直线,我们先来认识直线。

  ②直线是怎么来的?

  小灵通和小机灵给你们变一个小魔术:(投影)

  (先出示一个亮点)这是一个点,向左、向右延伸成了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有多长呢?谁也不知道,因为它可以无限延伸。

  ③画直线:

  用铅笔尖沿着直尺边或三角板的一边在纸上能画出直线。

  教师画直线:____________

  这条直线有多长,你知道吗?

  (2)线段的认识:

  ①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谁来指一指,哪部分是直线,哪部分是线段?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呢?(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下面哪条是直线,哪条是线段?(板书如下)

  直线:────────────

  线段:_

  直线和线段有什么不同?(直线没有端点,不能测量出它有多长。线段有两个端点,能测量出有多长。)

  直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直线和线段都是直的线)

  直线和线段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②判断:(投影)

  指出下图中哪些是直线,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直线,哪些不是线段?

  ③桌子边、黑板边、书的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边都是直线。你举例说说哪些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④量线段:

  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把直尺的边与线段重合,另一个端点对准尺子的哪一个刻度,就知道线段长多少了。

  教师示范:_

  把书上第103页的三条线段量一量,注明是多少厘米。

  拿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一条线段,量出有多长。用这张纸,折出一条最长的线段(对角线),量出有多长。

  ⑤画线段:

  示范:画一条60厘米长的线段。

  对准零刻度点一个点,对准60厘米刻度点一个点,沿直尺边,把两点之间用线连起来,线段上注明60厘米。

  在练习本上按要求画线段:

  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2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小结:

  小灵通问:今天你们的收获大吗?学了什么?

  (板书课题:直线和线段。)直线有端点吗?线段呢?有几个端点?

  直线能量出有多长吗?线段呢?

  直线和线段有什么关系?

  2、动脑筋:(投影)

  小机灵说:我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①_有几条线段?怎么数?

  ②_有几条线段?怎么数?

  ③_有几条线段?怎么数?

  3、结束语

  小灵通和小机灵十分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今天你们初步认识了直线和线段,学得很好,数学王国里有许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学呢,欢迎你们再来。

  《直线和线段》说课稿2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

  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

  (三)关于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