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变形记说课稿(精选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变形记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形记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首次集中选入四篇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的代表作,目的在于让学生全面了解当代世界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开拓视野,理解和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学的优秀成果,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尊重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本篇课文的学习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欣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起点,也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桥梁。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1)注意解决语言障碍,要注意翻译语言的特点

  (2)领会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学习细节描写的真实细致。

  (3)理解小说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讨论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能力。

  (2)欣赏作品中极度夸张以及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外国优秀文学作品艺术美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作为第四单元的首篇,学生们对于鉴赏西方现代主义作品还比较陌生,所以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探究的方法鉴赏小说的主题,鉴赏通过荒诞的情节表现生活的真实的艺术效果是本文的重点。

  《变形记》的作者是用荒诞、变形的艺术手法创作的,因而理解小说反映的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二、教材处理

(一)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根据高三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可采取先按提纲预习课文的策略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把握老师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面的学生来回答不同深度的问题,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有收获。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有思考、探索和尝试的机会,突出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新《大纲》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以讨论式和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格里高尔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手法。

(二)新课讲解

  1、讨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里人对他态度的变化,从而把握小说的主题。

  问题: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样对待格里高尔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此过程在于了解亲情异化而导致格里高尔被亲人抛弃,从而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社会本质。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这篇小说的主题。 本文地址: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贱;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重点内容板书)

  当然,对小说的主题,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2、讨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大甲虫这个情节是荒诞的。明明荒诞的故事,为什么读者会感到合情合理,富于真实感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这篇小说的艺术特点。(板书)

  3、比较阅读、拓展思考:

  《变形记》的深刻性在于尖锐地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而反映“人的异化”现象的作品绝不只有《变形记》,试比较本文与蒲松龄的《促织》的共同特点。

  明确:《促织》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蒲松龄在无意间已隐约触及到了“人被异化”的问题,成名之子作为人的时候没有价值,魂化为蟋蟀却有了价值,让这个山穷水尽的倒霉人家否极泰来。蟋蟀原是玩物,而作品中人却成了可怜虫,任由蟋蟀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种人与物间的不正常关系不也符合马克思所作的“异化”解释吗?而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中表现主义的代表,是有意识地以变形手法,集中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人成为非人,人被异化的现象。两部作品虽相隔两百多年,却遥相呼应,都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中“人的.异化”的悲剧。

(三)归纳总结

  本课小结

(四)反馈练习

  联系现实,让学生在自由谈的氛围中谈谈:

  1、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被异化的现象?

  2、怎样才能我们不被异化?

  目的在于挖掘经典作品的当代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作品加深理解。

  变形记说课稿2

  一. 本文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

  提示: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

二. 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提示:“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一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三. 怎样理解作者对“变形”这一情节的构思意图和巧妙之处?

  提示:作者不是让人们去接受人变成虫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在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矛盾、人性都显示不出来。养家人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失业了,还成了累赘。这个情节把矛盾激化了,冲突起来,个性、人性都立即显示出来。文学艺术是虚构的艺术,作家大胆想像,虚构出荒诞的情节,推动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人物的个性。母亲的无奈,父亲的狂怒妹妹的厌弃,撕破了资本主义社会家庭表面温情脉脉的面纱,显示了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和残酷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和弱肉强食、唯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四. 这篇小说中的“荒诞”无处不在,试具体说明。

  提示:格里高尔一夜间由人变成大甲虫,情节是荒诞的。情节发展,他与家人的冲突,更是荒诞的。甚至有的艺术细节也是荒诞的:一只苹果打在格里高尔的甲背上,陷了进去,一个多月,还烂在甲虫背上。

五.荒诞、变形的情节为什么在读者的体验、联想中觉得真实可信呢?

  提示:这是因为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了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的手法。写甲虫的行动,是符合甲虫的习性的;写甲虫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尔这个人的言行逻辑的;写亲人的变化,也是符合社会生活的。这种荒诞、变形的艺术构思和写实的叙述方法的结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作品荒诞得令人震惊和信服。

六.《变形记》中作者的叙述语调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叙述有何妙处?

  提示:在作品中,卡夫卡的叙述语调平静得近乎冷漠。人变成甲虫,本来是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但作者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不加议论的平静笔调写出,给人一种似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感觉,这不禁更加令人警醒:当可怕变得平庸时,平庸就成为更加可怕的事实。由此激发读者去思索人的生存现状以及改变这现状的问题。

七.处理课后作业:

  略,见教师用书。

八.作业布置:

  1. 完成同步练习。

  2. 课外阅读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