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课说课稿材料

时间:2021-08-31

乐理课说课稿材料

篇一:音的长短乐理说课稿

  说课内容:音的长短——单纯音符

  第一部分;说教材

  ⑴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本课内容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一书中第二单元的乐理部分。

  这一节课主要内容为音的长短中单纯音符的学习,该节内容对于初学乐理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关键,本节内容处在音的高低的后一单元,承前启后,学好、学透该课才能够为后面各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才能更好更全面的学习乐理知识。

  该课是学生学习了音的高低后学习的内容,学生需运用到前面所学的五线谱的知识。

  教学目标:音的长短是学生们掌握节奏、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节奏型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认识书写音符能够听辨、模仿、感受音乐中音符的长短,体会音乐的魅力。 ⑵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学习应重点掌握各个音符的名称及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以便灵活运用音符;掌握节奏、节拍特点。 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来看,该课难点在掌握音符的时值。通俗的说就是每个音符在相应的情况下占几拍? 第二部分 说学法

  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状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小

  学音乐课程都已歌唱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对于较为陌生的乐理来说认知过程较为缓慢,加之该课为乐理的基础课程,教师更应详细解读并适当放慢语速,语气应生动形象。这次课我打算运用问题法、小组讨论法等学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能。

  第三部分 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展示法等教法开展教学,并运用细致的板书;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每认识一个新的音符时就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跟我一起书写该音符,这样学生即学习了该音符的写法,又加深了印象。在实施讲授法的过程中运用到生动的小蝌蚪做形象的比喻从而达到每个学生都能辨识﹑书写的效果。

  第四部分 说教学程序

  ⑴导入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清明》,朗读前提出问题:这首诗哪些字词读得长,哪些字词读得短。通过回答问题启发学生了解到音乐中音符也有长短之分。

  ⑵讲解

  第一步:我打算首先演唱儿童歌曲《丢手绢》,然后故意把所有的字词都唱的一样长。要求同学们找出问题出在哪里,让同学们认识到音的长短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找出歌曲中哪些音符唱的长,哪些音符唱的短。最后每小组派代表回答。

  第二步:在黑板上依次写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并运用形象的动物小蝌蚪来做比喻,如:小蝌蚪刚出生时的卵就像全音符一样,是一个空心的,透明的椭圆;过了一段日子小蝌蚪会长出尾巴就像二分音符一样,依次类推,在带领学生认识完所有的音符以后提出问题:小蝌蚪越长越大,而相应的音符时值也是越来越长吗?此时若学生不能够回答上来,可引用已经学习过的第一单元第七页中的视唱来举例引导学生回答。

  第三步:用三角关系图为学生们依次讲解各音符之间的长短关系。如:全音符与二分音符之间的时值比是2:1,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之间的时值比也是2:1,由此可依次得出所有相邻音符之间都是同样的时值比。这是本课中的重点,应适当的放慢讲课的语速,并通过关系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音符之间的`规律是什么?然后通过书中第20页中第一句话:“每个较大时值的音符与相邻较小时值的音符的比例是2:1。”加强理解。若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理解可利用后面单位拍的学习来补救。

  第四部:单位拍的学习,首先应了解书中的概念:“单位拍是用来表示音符时值的计量单位。”并打比方:“这一段路好远啊!走了很久才到那么到底有远呢?1000米?5000米?量一下就知道了,同样的道理一个音符唱多长就可以用唱几拍来表示。”然后教学生每单位拍的手势“↘↗”并要求学生一起跟着做。然后联系书中20页的表格了解每个音符占的时值,也就是每个音符占几拍。最后选一典型的节奏型书中第7页的1﹑2﹑3﹑条视唱进行练习,并叫一到两位同学

  起来念节奏。

  ⑶归纳总结

  联系第一单元中音的高低及音的长短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问题:音乐中除了音的高低﹑长短等要素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因素。

  课堂最后布置作业:

  书中37页中的第一,按要求写音符。第二,在五线谱中分别写出各种拍的音符。

  第四部分 说板书设计

  ⑴在黑板中间写上标题:音的长短——单纯音符。

  ⑵在黑板的右上角提前写上《清明》一诗作为导入。

  ⑶依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在标题的下方写出各个音符。

  ⑷单位拍的表格写在各个音符的后面。

篇二: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说课稿

  教师说课要点(说案)

  1. 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高职院校在突出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音乐教育。因为校园的音乐活动必不可少,有的专业课程还与音乐有关,如《音频编辑与处理》课,需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所以有必要开设音乐课程,使音乐教育在解决有关课程的学习需要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

  (2)课程作用

  《乐理基础》是数字媒体设计系多媒体制作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怎样识五线谱、简谱和视唱),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今后从事相关媒体的音频制作、编辑等工作奠定必要的音乐基础。

  (3)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继课程的衔接

  《乐理基础》职业技能课(必修课);后继课程《音频编辑与处理》

  2.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为学习《音频编辑与处理》的课程打好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学习了音乐,懂得了音乐,基本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活动。在专业学习的需要与生活中学以致用,以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

  教学进程安排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总学时36,周学时2×18(周);其中授课34学时;

  考试(笔试)2学时。

  考核方式:进行卷面(80%)与视唱(20%)的考试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

  3. 教学内容

  内容的组织与选取

  第一部分(6课时)音符、休止符(简谱、五线谱) ;视唱基础 。

  第二部分(7课时)各种常用记号—演奏法的记号、速度与力度、装饰音记号、

  音乐表情术语。

  第三部分(6课时)节拍与节奏以及各种拍子和拍子的应用。

  第四部分(7课时)音程与和弦(三和弦、七和弦);以及和弦的应用。 第五部分(8课时)调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大小调。定调与调的标

  志、音乐欣赏与合唱指挥

  教材选取

  1、教科书:

  《实用简谱与五线谱入门》邵春良/编著 蓝天出版社

  2、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基本乐理简明教程》 作者:李重光 人民音乐出版社

  《简谱乐理知识》 作者:李重光 人民音乐出版社

  3、教学与实践

  学习本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就可超出课程以外教学,加深教学程度,扩大教学范围。

  讲解为视频编配音乐(三大配乐手法):音画统一(同步-情景类);音画并行(平行-叙述类);音画对立(反向-情感类)。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讲课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和视唱训练,通过视频播放版书,加深教学环节,使学生更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2) 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课)与多媒体投影机、PPT(幻灯机)和练习视唱的实践相结合,课堂上师生问答进行互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3)作业:布置课后作业,下节课讲评。

  (4)课程对象:数字多媒体制作专业。

  教学模式设计

  基本材料与用具:

  1、升降黑板、粉笔。

  2、多媒体投影机、PPT机(幻灯机)等。

  5. 教学队伍

  学校课程教学团队(专兼职)

  6.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们能够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在学习《音频编辑与处理》课时,能够较好地把握对音乐的运用,将来在从事相关的职业时,能学以致用、胜任工作。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