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钓鱼的启示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钓鱼的启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简要阐述我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内)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离捕捞鲈鱼开放仅差两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钓鱼过程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启示部分的句子比较难懂又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自学,学生能正确无误地认读2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4个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

  3、通过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本课的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得到的启示,理解“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境设置法、以读代讲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内)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用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提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学生提问:为什么钓鱼会使人从中受到启示?会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随后揭示课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指名分段读课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个别学生不能准确理解的词进行指导)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扫清了阅读的障碍,理清了课文写作思路,对于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接下来的品词析句做好了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鉴于此,在这个环节中,我(1、提示阅读:请用心读1—3自然段,一边思考:“我”钓到鱼时的心情?父亲的心情?(要求学生划出相关的语句。)

  2、在“我”钓到鱼时,父亲和“我”都很得意,却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学生再读课文,讨论面临什么问题?)

  3、面对这个难题,父亲的态度是怎样的?父亲的心情怎样?从那些地方看出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矛盾的心理和实践道德的决心。)

  4、组织交流:对于父亲的决定,“我”是一种什么态度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从中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总结“我”不愿意放鲈鱼的原因。感受父亲对“我”的`教育和爱。)

  (设计意图: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启发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指什么?作者最后对父亲怀着怎样的感情?(学生讨论理解“诱惑人的鱼”的含义:是指荣誉、权利、名利等事物。体会到父亲的管教让“我”有了抵制诱惑的能力,对父亲心存感激。)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在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开展拓展活动:(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这时你会怎么做?(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确在具体事件中所体现出的道德的“是”与“非”。)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语言实践。

  第五环节:安排作业,复习强化。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两)道课后作业:1、摘抄精彩的词句。2、和周边的人交流,了解他们是怎样抵制诱惑的。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身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从钓鱼到放鱼,最后写34年后的启示。最后一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就要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着手。

二、学情分析:

  钓鱼获得的启示,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围绕启示,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由于学生的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很难。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讨论、联系实际来理解。

三、设计理念:

  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3、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教育意义,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整体回顾,复习导入——初读启示,质疑——自读自悟,解疑——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课中,我先要求学生读标题,说说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接着引导学生直奔文章的中心,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为切入口,牵动起因,经过,继而层层剖析:感悟放鱼的“难”,体会父亲的良苦用心,理解父亲的教育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这种直奔中心,变序教学法,避免逐段讲解,节约了教学时间,突出“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更”这个重点,突破了“体会从钓鱼中得到的启发”这个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明性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特殊是逆向思维能力。然后,我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34年后的作者,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这种换位思考的方法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想象中身临其境,发生深切的体会。最后,我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说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相似的“鱼”吗?你是怎么做的?”这样,就让凝聚着作者灵感、豪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绪、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力世界中最深层、最根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构造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的重点及教师教学的过程,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